五台山佑国寺:登临三宝,步步登高

佑国寺在五台台怀镇南3公里山腰。元元贞二年(1296年)创建,明嘉靖二十年重建,清代增修,将佑国寺,极乐寺,善德堂三寺合并,改称今名。民国初年扩建,全部联成一体。寺区背山面水,林荫蔽日。寺依山势建造,高低错落,层迭有致,有亭台楼阁,殿堂古塔三百余间。寺前坡道林荫覆盖,山门下筑石磴一百零八级,门前影壁砖雕细致,门上钟楼建造精巧。寺内殿宇形式结构各具特色,台阶甚多,两侧栏板望柱上雕人物,花卉,鸟兽,故事等图案。各殿檐下坎墙或墀头下肩上,装置各种石雕人物,花卉,山水图案,内容有神话传说,戏剧人物,历史故事等,突破佛教教义范畴。各殿檐下,.木雕图案精致,饰以彩绘贴金,更为富丽堂皇。


五台山佑国寺:登临三宝,步步登高


大雄宝殿内塑释迦及二第子和胁侍菩萨,石雕汉白玉送子观音,工艺尤精。两侧明代塑像十八罗汉,是五台山罗汉中的佳品。墙壁上满绘佛传故事,从乘象投胎到涅般八十四幅,笔力流畅,色泽浑厚,是明代原作。寺内“真如自在”石刻一方,是慈禧所书。五台诸寺雕刻艺术,以南山寺为冠。


五台山佑国寺:登临三宝,步步登高


佑国寺图册佑国寺与众不同,依山建寺,三重大殿,层层登高,这种风格喻意登临三宝,步步登高.佑国寺位于南山最高处海拔1700米,始建于后梁时期,起先名叫南山极乐寺,寺内有历代不同风格的雕刻,那些人文花鸟有木雕,石雕都是栩栩如生,造型逼真,给游客和虔诚的弟子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早在清朝同治年间,内有洪秀全起义,捻子军造反.外有八国列强,垂涎我们华夏,可谓:内忧外患.加上天旱不雨,战争连年,民不聊生,慈喜老佛爷率大臣,侍卫亲临五台山见到高僧普济长老,在她殷切之下,为大清国祈福消灾,设法坛,点灯焚香,诵经七七四十九天.此后,大清江山得已天下太平,后来慈喜太后敕名佑国寺,亲笔御赐普济和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