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善待斷想(散文)

清晨八點左右時分,正是人們上班、購物乘車高峰。在東十里鋪我上了20路公交車,車廂已是人擠人,儘管喇叭不間斷地提醒“上車的同志,請往後邊移動”,但效果依然不佳。司機只好對未上車的乘客道歉,“上不來了,坐後車”。

車動了。喇叭一句“善待老幼就是善待自己的明天”的提示語,讓我不禁心頭一熱,較之以前的“請主動為老殘病孕抱小娃讓座”,雖沒了直接直白,卻多了含蓄、文化的意味。在這句溫馨的提示語作用下,我先後看到一男一女青年娃起身給兩個老翁讓了座。這些,宛如清晨的一縷輕風拂過心海,舒服愜意得快哉美哉……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孝悌文化之要。當年一句“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的俚語,火了一把,風靡大地,教育感化了一代代人。而現在古城西安公交的這句“善待老幼就是善待自已的明天”的提示語,文明規勸給弱者讓座,孝道文化在大西安新的格局、新的氛圍彰顯,以這樣的方式傳播,讓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奮。

讓尊老,愛老,敬老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社會風氣,任重而道遠。農村人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打牆板兒翻上下”的俗話,就是詮釋著老人“我們的今天,就是你們的明天”這個道理。記得我曾看過的一個小品,名字記不清了,大概意思是小倆口窩在家裡睡懶覺,把他大(即爸)趕在地裡去鋤地。吃飯的時候只顧自已,把老人竟忘了。這事情被他六七歲兒子放學回來看到了,就頑皮地把這小倆口的飯碗給藏了起來。小倆口迷惑不解問兒子,兒子笑的“咯咯咯”不停,說,“大貓吃漿子,小貓看樣子……”小倆口聽後臉紅耳赤,對視一笑,無地自容。後來小夫妻變了,變得對老爸好了起來。高臺戲教化人,要看世上就在戲上。儘管這個小品看上去有點滑稽,相信觀眾和我一樣會有同感,“人在做,天在看,因果不過三十年”。

“善待老幼,就是善待自己的明天”!願這句溫馨、親切、有創意、有親和力的廣告語,響在車廂裡,走進全市人民的心裡,走出陝西,走向神州大地;讓中華民族的善孝文化根深葉茂,澤潤後裔,蕩滌浮塵,迴歸到人字本根,至真,至純,至善,成為人世間和諧向善最美好的粘和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