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草一不小心就割手,農民俗稱「血見愁」,以前用它餵牛羊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在許多小河和溝渠裡都長了許多像爬山虎一樣爬滿植物,許多農家人在下地幹活時都要經過這種草,但一般有經驗的老農都會踩過它,而不從它中間通過。因為一旦被它纏住,就很容易被根莖上的絨毛粘住,想要脫身就免不了受皮肉之苦。但是實際上有經驗的人卻可以變廢為寶,把這種煩人的雜草利用起來。


這種草一不小心就割手,農民俗稱“血見愁”,以前用它喂牛羊


但不要小瞧了這拉拉秧,它可以入藥,味苦性寒,利血活血,常用來清熱解毒,可以和其他幾味藥共用治療跌倒淤血之症。還可以在曬乾後泡酒喝用來通順經脈,活血化瘀。而在農村拉拉秧可以說是遍地都是,因此許多人就在飼料中會摻入一些拉拉秧,有的直接直接喂拉拉秧給牛羊,是一種很耐用和廉價的植物飼料。拉拉秧有很強的生命力,即使是臭水溝等環境惡劣的地方也能生存下來,而且有一定的耐寒耐澇,適合作為觀賞植物在家中,即使一兩個星期不去澆水也不會枯萎,生命力可以說是十分頑強了。當然在農村許多拉拉秧在曬乾後可以用來當做柴火,非常好用。


這種草一不小心就割手,農民俗稱“血見愁”,以前用它喂牛羊


這就是拉拉秧,學名叫葎草,是一種野生的攀藤植物,根徑上面有刺,農民一般稱它為“血見愁”或者說“活血草”等。是一年生的常綠纏繞草本,最長可以達到五到十米。莖枝有倒刺,因此很容易掛到人和動物的身上還有。葉子是五角形,拉拉秧一般在秋季開花,果實很小,有人好奇嘗過味道很苦澀。拉拉秧生在肥沃的莊稼地裡,尤其在河溝和小路旁,常常一長一大片,是莊稼地的主要雜草。


這種草一不小心就割手,農民俗稱“血見愁”,以前用它喂牛羊


記得小時候小夥伴們經常一起到田邊瘋玩,經常忘我地追逐嬉戲,有時候回到家才發現整個小腿都掛了彩,被拉拉秧割得一道道,但仍然很高興和小夥伴們出去玩。拉拉秧在東北,華北,華南,臺灣等地都有它的身影,可以說是許多人童年的一份回憶了。屏幕前的你是否有過被拉拉秧偶遇的情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