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希: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一過,不如讀書|地壇讀書會

9月16日下午,地壇讀書會首季第2期線下共讀,由出版人、作家方希女士為讀友們領讀蔣勳的《生活十講》。方希女士以其獨特的觀點和視角,分享了三部分內容:一個作家的人生背景及其養成、作品的細細解讀,以及如何精進地選擇和閱讀一本書,我們將方希女士的精彩分享摘錄出來,分三期陸續分享給大家。

地壇讀書會首季“生活之道”系列主題閱讀

第 2 期讀書會

如何閱讀一本似是而非的書

——《生活十講》

之三:如何精進地選擇和閱讀一本書?

領讀人:方希

方希: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一過,不如讀書|地壇讀書會

領讀人:方希


1 陪伴性閱讀的價值

閱讀有很多種,有一種叫陪伴型的,就像我們走在街上聽的音樂,是背景聲,它陪伴你,那麼好聽的男聲,安慰你,而且很多話從他嘴裡說出來,你會覺得很願意聽。這是蔣勳先生出眾的魅力。

方希: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一過,不如讀書|地壇讀書會

蔣勳

陪伴性閱讀是好的,與此同時我們也得看到,人類有那麼多偉大的思想,有那麼強大的精神能量,能夠讓你震懾、產生巨大沖擊、對認知世界不斷調整,讓自己越活越明白,雖然這個明白未必會直接兌現,但精神豐盈的佳處,遠比兌現更讓人有底氣。這樣的作品是知識傳遞的核心,我們應該對這樣的作品保持真正的敬意,敬意最好的體現就是對它們的深入閱讀。

比如說如果我們今天坐在這討論的是柏拉圖的《理想國》,是《莊子》,一句一句地讀,我們會理解為什麼這樣的東西可以穿越幾千年。人生苦短,陪伴、按摩都是需要,但不是裝備。

我們剛才講到的量子力學,在今天學科邊界逐漸打破之後,由於它強大的理論解釋性,而呈現出對相當大部分學科和知識的降維打擊。它說的也許沒有那麼漂亮,也許看不懂,但是看不懂難道不是自己的問題嗎?我們活在世上為什麼不討論最關鍵、最重要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在皮毛、末端上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我們不停的糾結,以自我放逐和矮化為生之常態。

方希: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一過,不如讀書|地壇讀書會

地壇讀書會首季第2期線下共讀

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一過,自己毫無依據地瞎反省很無力,不如讀書。如何構建一個豐富、敏銳、清晰、犀利的,直接能夠看到事情本質的那顆心?這個心才是珍貴的,你對世界的關照、對人的愛才有力量,否則不過是婆婆媽媽的哼哼唧唧而已。

你當然有權利相對輕鬆地度過一生,但是我覺得,在那麼多知識貢獻的牛人身上,我們真正應該奉獻的絕不是我們的膝蓋,而是努力去理解他們的頭腦。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努力去了解那些偉大的理念對今天所帶來的一切改變。這是我們讀書的本意,它應當是主流。


方希: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一過,不如讀書|地壇讀書會

地壇讀書會首季第2期線下共讀


2 如何讀一本似是而非的書

如果是你上孤島,只能帶一本書,我不建議帶這一類,因為它不太耐讀。還不如帶一套《辭源》,如果行李放得下的話。

即使是一本似是而非的書,也有各種讀法,也能受益。

第一,假設它提出的問題是個問題,如果是你的話,你怎麼回答?

第二,你懷疑裡面基礎事實可能不對,有些語焉不詳,查就好了,首選查書,次選查網絡。讀書最簡單的一個方式就是拔出蘿蔔帶出泥。

所以即使這本書在我看來,不是很靠譜,但是他提出了問題,請問你有這個能力去循著它去給出自己的答案嗎?如果可以,即使是一本似是而非的書,也能讀出相當精彩的內容。而且這個內容百分之百是你的,任何人都不會從你身邊把他奪走。

方希: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一過,不如讀書|地壇讀書會


方希: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一過,不如讀書|地壇讀書會

地壇讀書會首季第2期線下共讀

我們聽音頻也好,看書也好,所求的無非是兩個東西:

第一,你用這種方式度過一段時光;

第二,它會讓你更豐富。

如果你只是簡單地把自己交付出去,交付給內容,就大大可惜了。可惜了那些寫書的人,也可惜了那些做書的人。

我們對於真正知識的享用,還遠遠沒有到應該達到的程度。

方希: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一過,不如讀書|地壇讀書會

領讀人方希女士與地壇讀書會的讀友們


方希: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一過,不如讀書|地壇讀書會



“地壇讀書會”聯合主辦方

一起悅讀俱樂部

快樂閱讀 | 共同閱讀 | 分享閱讀

甲和燈禪意生活空間

方希: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一過,不如讀書|地壇讀書會

甲和燈禪意生活平臺線下空間

繁華鬧市中的一方淨土

位於擁有488年曆史的北京地壇公園內

樹影婆娑,茶香嫋嫋

可讀書,可清談,可交友

每一個獨立而豐富的生命

都能在這裡迴歸原點

更多美好的當下

都能在這裡獲得交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