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駕游(1)——源起

多日沒發圖文,是因為自8月26日起,我和朋友及學生一行8人,完成了一次歷時14天的甘肅新疆自駕遊。

新疆自駕遊(1)——源起

途中發生堵車

此次活動的發起者是我的一位學生。遠在武漢的他通過電話誠邀我同行,通話中他跟我講述了對大美新疆的嚮往,說他有15天的公休假,希望我們能一起去,又說:“和老師一起出遊,能學到很多東西。”此話一出,倒真讓我有些觸動,觸動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恭維”了我,而是對他的旅行心態非常認同——在旅遊中學習,不當盲目的觀光客。

新疆自駕遊(1)——源起

(烏魯木齊大巴扎)

我想起去年他陪我及家人參觀武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和首義廣場,我跟他講孫中山的事蹟、講辛亥革命的過程和意義時,他那認真聆聽的神情。那一刻我彷彿又回到了教室,看到了坐在教室裡認真聽講的學生。

新疆自駕遊(1)——源起

我想,我遇到了一個30多年後依然願意學習的學生,看到了一個事業有成的公司高管對了解中國文化的積極心態,這讓我多少有些感動,或者說至少在這一點上我們師生的想法和興趣是一致的:

旅遊,從無字處讀書,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撿拾起散落的中國文化,發現一種久違的感動,讓自己成長。

新疆自駕遊(1)——源起

見多了那種典型的中國式旅遊:上車睡覺、景點拍照、回家忘掉。彷彿旅遊的目的只是為了證明某某地方我來過。實際上,思而不行則無用,行而不思則無功。

記得我以前曾跟我的一些朋友閒聊時,說過很想去河南看看,不想得到的回答竟基本一致:“去河南應該在四月分,那時洛陽牡丹花開了,有看頭,別的時間去沒啥看頭。”彷彿整個河南就等同於洛陽,而洛陽就濃縮在牡丹裡。

殊不知中華五千年曆史的根脈之一就在河南,在河南這片土地上,中原人民創造了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在河南輝煌的歷史上,先後有夏、商、周、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武周、五代、宋等20多個朝代在這裡設都建城。中國十大古都之中,河南佔據了其中的五席,其中鄭州、安陽、洛陽、開封、商丘榜上有名。正所謂不到河南就不知中國歷史的偉大。只是“他心未必似我心”,我只能“休將我語同他語。”了。

新疆自駕遊(1)——源起

河南安陽殷墟遺址

現在,在這充滿功利和浮躁的時代,還有人願意請教,願意聽講,聽你講一些純粹的文化中的東西,甚至願意聽你講解一首詩,或者願意同你一起背背古詩,這都令我感動,讓我願意認真以待。

於是我高興地答應了,自此開始了數日的醞釀和商討,制定路線,確定人員和車輛,待一切準備就緒,我們於8月26日清晨出發了。

新疆自駕遊(1)——源起

同行的有學生的妻女、我過去的同事及家人,還有我和學生各自的朋友。

我們在銀川匯合,途徑中衛達武威,沿河西走廊一路西行。至此已讓我多少有些興奮了,因為對河西走廊我一直充滿感情,雖然此行的重點在新疆,但當車輛駛入這片土地上時,透過車窗,看到祁連山下那滿目蒼涼的荒灘戈壁,和漢長城的殘垣斷壁,我還是有些激動。兩千年前那些漢唐的金戈鐵馬、青燈古佛、駝隊商賈的身影似乎就在我眼前浮現。我想起了被司馬遷稱讚為具有“鑿空”西域之功的張騫、想起了征戰沙場的衛青、霍去病、李廣,想起了東來西去弘揚和學習佛法的鳩摩羅什與唐玄奘......

新疆自駕遊(1)——源起

河西走廊路段

新疆自駕遊(1)——源起

河西走廊上的漢長城遺址

兩千年後的今天,那些連綿作響的駝鈴與將士們那塞下激越的吟唱早已隨風湮滅入滾滾黃沙,這些殘存的烽火臺遺址,為後人守候著多少時空的秘密呢?

新疆自駕遊(1)——源起

河西走廊,雖說大自然賦予了它偏遠和簡陋,但歷史卻賦予了它豐富、繁榮的文化。它不僅僅是一個地理長廊,更是中華歷史上的一個文化長廊。

不同的社會思潮、哲學思想、宗教信仰、民族習慣、民風民俗都曾在這兒交流、碰撞、融匯,一邊是輸入,一邊是輸出,在河西走廊中凝聚成各種文化原點。所以不瞭解河西走廊,就不可能全面瞭解中國歷史文化。於是我把我知道的一些故事,講給了想聽的學生,講給了同行的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