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盼儿50年,临死黑狗却说我替你去死,果多活十年等到孩磕头!

这是很多很多年前的故事了。应该他们都已经不在了吧!但我想,朱太婆,和她的孩子,还有那条通灵的大黑狗,应该在我们看不见的天堂团圆着。

老人盼儿50年,临死黑狗却说我替你去死,果多活十年等到孩磕头!

在70年代中期,我们那里每家每户都紧巴巴的,因此村里的一条母狗又在后山下了一只奶狗后,主人是极其不愿意的。母狗自己都瘦骨嶙峋,而有经验的猎户却一眼看出这是狗和野狼杂生的崽子,刚睁眼就野性十足,况且一条黑狗,偏偏头正中却有条白毛,这明明就是阎王爷给开的阴眼,大不吉啊!

主人一看就要埋了它,母狗急的眼泪汪汪,大声吠叫着求情,主人虽然面露不忍,却更担心会克着自己全家,挖坑的手就更用劲了。而关键时候是高龄的朱婆婆拦下了他:“埋了它阎王爷会怪罪,老婆子反正孤身一个,早就不怕死了,把它给我做个伴吧。”

狗主人的眼睛涩涩的,要不是实在太害怕,谁会做这个伤天害理的事?可是朱婆婆命也太苦了,她早年丧夫,自己一个人拉扯着遗腹子,眼看孩子要说亲了,可因为战乱,儿子被抓走后就再也没回来了。有人说儿子早死了,也有的人说当了大官,更有些人信誓旦旦的说,儿子逃到那边去了,可是朱婆婆总是固执的说:“我活着,就是为了再看我儿子一眼,不看到,我死也不闭眼!”

朱婆婆那年,也早已是衰朽的老人了。她把奶狗抱回家,用野菜煮几粒杂米,一人一狗,吮着菜汤艰难的活着。朱婆婆眼睛湿漉漉的,小黑狗的舌头粉嫩嫩的,她看着,仿佛又回到了儿子幼年时,自己一力拉扯他的场景。

老人盼儿50年,临死黑狗却说我替你去死,果多活十年等到孩磕头!

这世上,最无情的就是时间。慢慢过去十年后,朱婆婆更老了,她比以前更干瘪,更衰弱,连呼吸都微不可闻了。年老体衰后,大黑狗就是她最得力的帮手,它不用喂,自己会去找吃的,隔三差五带个什么小野鸡回来,让朱婆婆熬点汤。日头好的时候,它让朱婆婆撑着它的头,慢慢的走出门晒会太阳——朱婆婆很老了,腰佝偻得不行,手正好可以放它头上。

阳光下黑狗头上那撮白毛很扎眼,村人没见它摇过尾巴,也很少听到它吠叫,他们怀疑它根本不会摇尾巴。十岁的大黑狗,在农村要步入老年了,可是它却好像一天比一天健壮。急剧衰老下去的反而是朱婆婆。步入80年代后,村人的日子好过了,他们照顾她,孤老朱婆婆最终没有挨饿,只是村人到处都打听不到她那四十年前失踪的儿子。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朱婆婆预感自己再也撑不下去了,她太累太累了,眼睛一闭却觉得很是温暖,总让人再也不想醒来。往日里安静的大黑狗却“汪汪”的叫起来,一声比一声急促,热心的邻居察觉到不对劲,披上衣服就推开了朱婆婆家的门,村里的赤脚大夫来的很快,将朱婆婆迈进阎罗殿的半只脚拉了回来。

老人盼儿50年,临死黑狗却说我替你去死,果多活十年等到孩磕头!

等天亮后,大家才发现,往日里寸步不离的大黑狗不见了。朱婆婆老泪纵横:“用你的命换老婆子的命干什么哟”。大家都不说话,沉默着。因为清早上山拾柴火的村民回来了,他们说大黑狗就倒毙在当年它出生的山头上,蜷卧着,和一般老死的狗不一样,看着看着,感觉很是“安详”。

村里的庙祝去念了经文后把它埋了。他说,畜生有情有义,莫要宰它。他又悄悄的伸了几个指头,对村里管事的人说:“朱家太婆,还能活这个数(十年)。黑狗闭眼的时候头上的白毛都褪了,那是它把它的阴寿过给太婆了。”他摇摇头,又接着说:“畜生通灵,太婆的儿子快要回来了。”

没有黑狗的日子了,朱婆婆还活着,只不过她每天就静静的沐浴在投射进堂屋的阳光下,灰尘绕着她起舞,老人的呼吸间若有若无,要好久好久,她才稍微动弹一下。而庙祝说的没错,黑狗死后的第九年,刚过了农历新年,宁静的村庄被喧嚣打破。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被人搀扶着从车上下来,蹒跚着跪倒在了朱太婆的面前——她失踪50年的儿子,回来认祖归宗,磕头喊娘了!!

老人盼儿50年,临死黑狗却说我替你去死,果多活十年等到孩磕头!

他们都很老很老了,已经没有力气大哭大嚎,村里同宗的年轻人跪下了,他们代替阿公喊娘,代替阿公磕头,我抱着三岁的弟弟,奶奶牵着我,透过大人们密密麻麻的腿,我看见一个瘦削佝偻的老者跪在行将就木的朱太奶奶面前,拥着她的腿,无声的悲泣,朱太奶奶颤颤巍巍的立起来,颤抖的伸出手去,终于扶到了自己的儿子!这一场迟到的母子亲缘,一等,就是整整五十年啊!

一寸寸的光阴层层加码,将朱太婆健壮的身子坍缩成风中飞舞的余烬,眼瞅着,真的时日无多了。弟弟却在这时候叫起来“狗,狗。”他奶声奶气的指着朱太婆的椅子,我虚着眼,居然真的看到一条半透明的黑色的影子,用余光去看,居然能影影绰绰看到黑色的尾巴尖儿。我跳起来,去扯阿奶:“奶,狗!那儿有狗!”

大人们没有在意,奶奶却“啪”一下拍了我的手,呵斥道:“不许瞎说”,我还想争辩,却看到奶奶再也抑制不住,大滴大滴的泪花儿争先跃出她的眼眶,蜿蜒过她被烟火渲染的脸庞,一头扎进这片土地,奶奶,她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