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凉州贤孝艺人冯兰芳,遇民谣歌手张尕怂

访凉州贤孝艺人冯兰芳,遇民谣歌手张尕怂

来自若如初见的新浪博客

昨天有幸到凉州贤孝艺人冯兰芳老师家再睹凉州贤孝的风采。这一次去冯老师家纯属偶然,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之前在学校时偶然得知武威市区团委下设一个“天之骄子志愿团”,成员都是武威籍的在校大学生,所以就交了申请,也算是入了团。前几天他们在qq群里发消息说要去冯老师家录贤孝视频,冯老师家离家不远,再者我在家也没什么事,便问知了时间,筹备和从未见过面的志愿团成员一起去,心里却还是很忐忑。在去之前又得知大学师兄齐双先也会过去,便和他联系,约好一起过去。

昨天早晨六点半起床,收拾妥当后就去坐车,可因为太早,通往我们镇子上的公交车还没来,我只得走更远的路去市里坐车。天没亮,朦朦胧胧的样子,天空中的星星倒是因在乡村没有城市灯光的反射而显得愈加明净。路上也没什么人,冬日早晨的清寒让人们都深深地留恋着室内的温暖而不肯出门,再说乡村里起这么早也没什么事做。

等我坐上了去冯老师家的车之后,跟同行的几个人通了电话,他们还在后面准备东西,我会先到,但我又不知道她家确切的位置,下了车,还得等他们来。隆冬腊月,又是大清早晨,我一个人站在马路牙子上,切身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天寒地冻人不暖”。等人的时间永远是过得最慢的,为了消磨时间,我拿出手机给自己放了首《怒放的生命》,音量开到最大,震耳欲聋的声音好像也驱寒,貌似不那么冷了。不知道歌曲循环了几遍之后,谢天谢地他们终于来了,互相介绍认识了后,我们一共七个人,终于踏上了去冯老师家的路。我们一行人中有一位名叫“张尕怂”,这名字听着耳熟,就是想不起来是哪里听过,等他们一说,原来他是一位民谣歌手,曾在全国几十个城市巡回演唱,这次的视频录制就是由他提出的,一者这样可以宣传凉州贤孝艺术,二者他自己喜欢这些充满民间文化气息的东西,学习这些可能会对他今后的演出有所帮助。

走过了很长的一段地地道道的乡村土路,鞋子和裤子上面已经全部经过了尘土的“洗礼”之后,我们来到了冯老师家,在路上,和张尕怂同行的摄像师已架起了摄像机开始拍摄了。推开院门,发现院子很大,是因为房子少,只有三间房,所以院子才会显得空旷;进门一看,有点吃惊,因为一直听他们说的冯兰芳老师我见过,他们以前在我们市的文化广场上演唱,赚取微薄家用。那时候见他们都是在人群里,远远地看看,从没有近距离接触过;我们进去时,冯老师他们刚吃过饭在收拾碗筷。冯老师一家三口人,冯老师眼盲,老伴腿微跛,还有一个儿子,眼睛也看不见,一家人,没有一个完完整整的好人,尽管这样,可一进门却丝毫没有压抑与悲观的感觉,其乐融融,还直说我们这么远去该冻着了。稍微暖和了些后,我们为录制视频的现场稍作了布置,摆上桌椅板凳,就在我们做这些时,冯老师却摸索着与老伴炖好了鸡肉。当她喊我们去吃时,一种无言的感动涌结心头,农村人的纯朴就是这样简单,丝毫没有矫揉造作,招待客人没有什么七碟子八盘子的花样,就是自家养的大公鸡,来客了杀一只炖好,用大海碗盛着端上桌,就是最好的。

中午时,阳光已经很暖了,市里某个报社的两位记者也过来拍摄取景,冯老师便拿出二胡三弦做好了准备,为使录制更加真实,我们得去村上请一些观众来。可这项任务却没有想象中的的那么容易,我以为正值腊月年关,农人们应该都闲着,但当我们去时,有好几家人院门紧锁,就算有人在,听我们说完之后,也表现出一副不屑的表情,推脱有事去不了,还有些直截了当的说:“贤孝有什么好听的,又听不懂,不去。”这让我们很尴尬,这也是凉州贤孝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几近消失的原因之一。最后,我们只请到两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等到摄像师准备好摄像机位置后,才算是正式开拍了。

冯兰芳老师弹三弦,她儿子拉二胡,同村的另一位老人也是三弦伴奏,还有一位婶婶和伯伯,他们助唱,不过唱的不是贤孝,据他们说是“小曲”,我们也是真心听不懂。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视频录制,这次见了,才发现这项工作那么难做。前期要调整机位,安排人员入场坐位,开机后还会因一些小的纰漏而需停下来重新开始。尽管不是特别正式的拍摄,但一些基本的要求还是有的,前前后后折腾了近三个小时,总算是录好了,后期制作视频时需要加字幕,我们又请冯兰芳老师将她所唱过的贤孝选段的歌词一句一句念出来,进行记录。

最后我们准备返回时已是下午四点多,歌手张尕怂却与徐伯伯喝起了酒,酒是一瓶再普通不过的二锅头。看得出来徐伯伯今天很高兴,素来喝酒时称“酒逢知己千杯少”,但我觉得,徐伯伯今天高兴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因为不知道冯老师被定为凉州贤孝传承人之前和之后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但从我们去请村人们来听当天的贤孝可以看出,人们对这种凉州特有的民间艺术并不是特别热衷,甚至有些不屑与忽视,从此处当然也可以察觉出冯老师一家在村子里的处境,农人们对于这些传承人并没有给予什么特别的尊重或是照顾。我们在去的路上也见到村人,可能他们好奇的只是我们是什么人,怎么会来村上呢。而徐伯高兴的是有人还会去关注让他们曾经用以赚取家用这项“活计”,歌手张尕怂本身还会唱贤孝,就这一点,就足以让徐伯和冯老师的心里感到高兴和骄傲。

等我们回到城里已是晚上七点多,坐车倒是没用多少时间,只是在准备回来的时候花费了好长时间,所以等我们回来时,天已大黑,市里已是一片灯火辉煌。从宁静的乡村里一下子置身于这一片灯火,中时,心底竟然生出一种极其强烈的厌烦感。

这一天的行程,尽管每个人都很累,但都很开心。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这样一群人,即使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思想和目标,但我们坐在一起讨论聊天时,我们的心是在一起的,对于我自己而言,虽生在凉州,但之前只是耳闻,从来没有亲身去关注凉州贤孝人的生存现状,以及贤孝的发展存失状况,或许以后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关注这一我们家乡特有的文化艺术,这一次,就算做是一个起点吧。

(2014.1.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