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谁掌握的兵权最大?

三国冷知识


要问“五子良将”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五人谁的兵权最大,还要从曹魏的军事体制来看。

曹魏实行的是中、外、州郡军制,即有中军(禁卫和精锐核心军团),外军(布置在战区的机动军团),州郡军(地方军),然后在战区会设置都督统一统帅。

张辽在曹操时代先是做到了征东将军,然后被提升为前将军。前者属于外军,负责东吴战略方向,有都督职权。后者则是一种官爵的提升,没有太大的变化。

乐进在曹操时代做到了折冲将军,后被提升为右将军。折冲将军属于杂号,位次低于征东,显然低于张辽。根据孙权进攻合肥时的布局来看,张辽的位阶是在乐进之上的。后来的右将军也是一种官爵的提升,没有太大的变化。

于禁在曹操时代做到了虎威将军,后被提升为右将军。情况与乐进类似。他最为著名的是被关羽水淹七军,不过那时候他是作为征南将军曹仁的副手,所以权力小于能负责一个战略方向上的张辽。

张郃在曹操时代做到了荡寇将军,是征西将军夏侯渊的下属。等到张辽乐进于禁已经死去的曹叡时代,张郃做到了拜征西车骑将军,负责整体针对蜀汉的战略方向,但受司马懿节制。

徐晃在曹操时代做到了荡寇将军,到了曹丕时代才做到了后将军,此后也一直没独立负责一个战略方向。

于是总体来看,五子良将里张辽早期掌握的兵权最大,负责一个战略方向。后来张郃后来也负责了一个战略方向,掌握的兵权甚至超过了张辽,但这时五子良将已经死得只剩他一个了。


冷兵器研究所


五子良将地位最高、军权最大是口碑最差,存在感最低的于禁。

这里讲的是在水淹七军之前,水淹七军之后于禁都别俘虏了,乐进也死了,没有啥可必行了。

因为三国时期,将领的所属的部队是由上级分配的,因此无法从军队多少来对比,但我们可以从侧面几个方面来看看,为什么讲于禁军权最大。

从官位来看,于禁是左将军,乐进是右将军,张辽为征东将军(曹丕时代为前将军),此时张颌徐晃均为杂牌将军,而曹氏宗亲,只有夏侯惇是前将军,曹仁夏侯渊分别为征南和征西将军,按照汉代及三国武将官职来看,左右前后将军是高于征东南西北将军的,可以看出五子中于禁和乐进在曹操时期地位非常高,甚至在军衔上超过曹氏宗亲夏侯渊和曹仁。

从权利上看,五子良将均有假节权,假节的意思就是在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也就是在战斗中有先斩后奏之权,而五子中只有一人特殊,那就是于禁,于禁不光有假节之权,他还是假节钺,在汉代假节钺的意思是可以代表皇帝的出行,在地方上个可以诛杀两千石以下的官员,军事上诛杀包括假节在内的所有违反军令之人,有点像现在讲的尚方宝剑,就是为什么三国中专门有一段描写于禁轻而易举的缴了朱灵的兵的情节。

再结合俸禄上看,于禁在曹操时期所有武将里俸禄仅次于曹仁和夏侯惇,综上所叙可以得出曹操是有多么信任于禁,而自古不变的真理,军权必定会掌握在自己及最信任的人手里,那再看于禁又长期在中央,军权必定是五子中最高的。

这里不是吹于禁,而是后期确实有点丢曹老板的脸,晚年又不保,加上三国演义影响力又强,对于禁的描述较少,导致于禁给人的印象就是水分很大。其实从其他几点也能看出于禁的影响力,比如关羽在水淹七军擒获于禁后,立即能威震华夏,名声大振,而黄忠斩杀夏侯渊都没威震华夏,这就是原因,于禁后来在孙权那边时,孙权也是好饭好酒丝毫没敢怠慢后来老老实实的送回去,再看三国历史中,又有几个将领统领过七军出征?除了君主,估计也就诸葛亮统领过那么多大军。其实于禁能力肯定是不及其地位,主要还是于禁是曹操起兵时就跟随的将领,又是曹操一手培养提拔,从小兵干到了左将军,又有刚正不阿治军有方的人品,所以曹操才能信任,只可惜确实辜负的曹老板,站得高摔的疼,确实是三国人让人遗憾的一个将领。


曹小翔xixi


蜀汉有五虎将,对应着曹魏便有了五子良将。其实这并非当时已有的称呼,而是在《三国志》出现之后,人们进行的总结和演义。

陈寿在著史时,将关张马黄赵并传,又称关羽和张飞是“世之虎臣”,于是有了五虎将的称呼。而在评价曹魏武将时称:“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是后人称他们为五子良将。

其实陈寿在做传的时候,排名中就已经暗含了他们地位的高低的个人观点,蜀汉武将关羽为首,依次是张飞、马超、黄忠以及赵云。而五子良将在传中的顺序依次为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但他们实际是否真的如此呢?我们再来详细的分析一下。

张辽

张辽是汉武帝时大商聂壹的后代,因为马邑之谋的失败,为避祸而改姓张。汉末乱世,张辽因武力过人被丁原召为从事,此后随着诸侯之间的相互吞并,又先后跟随董卓、吕布,吕布战败后最终归属于曹操。

张辽归属曹操后,同关羽一起解白马之围、平定鲁国诸县、孤身招降昌豨、破乌桓斩蹋顿单于等屡建战功,成为曹操麾下首屈一指的心腹名将。

当然张辽最著名的战绩便是逍遥津以800大破孙十万,此后被曹操封为征东将军,长期驻守合肥,成为防守东吴的主帅,是止小儿夜啼的战神般人物。

待曹丕继位后,张辽升为前将军,但不久后病重。屯兵雍丘养病期间,孙权再度进犯,张辽带病与曹休前往海陵防御,同年大败吴将吕范。

但很快张辽病重,逝世于江都,谥刚侯。

乐进

乐进虽然身材矮小,但是作战勇敢无畏,屡次作战都是第一个登上敌人的城墙。乐进随曹操先后征张绣、破吕布、击眭固、败刘备,皆有战功。官渡之战期间,斩杀袁绍大将淳于琼(历史上为西园八校尉之一,袁绍手下大将,非演义中的乌巢酒仙)。后攻袁尚、袁谭,又斩杀其大将严敬。

建安十一年,曹操曾经上表汉献帝称赞乐进、于禁和张辽三人,于是禁为虎威将军;乐进为折冲将军;张辽为荡寇将军。

此后乐进又随曹操南征北战,率建战功。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随曹操征孙权,乐进假进节,之后随张辽、李典一起镇守合肥,升为右将军。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乐进逝世,谥曰威侯。

于禁

黄巾之乱时,于禁响应鲍信的招兵而加入麾下。曹操占领兖州后,于禁成为了王朗的部下,王朗认可其才能而举荐给曹操。

曹操部下将领中以于禁带兵最严谨稳重。张绣降而复叛,使曹操大败,各军混乱逃亡,只有于禁带领的数百人且战且退,军容整齐。

于禁一生随曹操征战,在军中威信极重。曹操欲夺取朱灵兵权时,只派于禁带数十骑进入朱灵军营,朱灵及全军将士竟然不敢妄动,最后朱灵全军皆归于禁统领。

此后,曹操任于禁为左将军,假节钺。

但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围攻樊城时,作为援兵的于禁全军覆没,自己也投降关羽,关羽败后又投降孙权,晚节不保。

后于禁被孙权放回,曹丕故意派于禁守曹操陵墓,并在墙上画于禁兵败投降。于禁见后羞愤而死,谥厉侯。

张郃

张郃原是韩馥部将,韩馥投袁绍后,成为其麾下校尉,此后在对公孙瓒作战中率建战功,升为辽宁国中郎将。

但在官渡之战中,因为袁绍的错误指挥和郭图的谗言,张郃不得不转投曹操,被封为偏将军。

此后,张郃击渤海,攻柳城,征东莱,破马超,讨兴和氐王窦茂。

曹操取汉中后,留张郃与夏侯渊共守汉中,之后夏侯渊战死,张郃收拢败军被推为主帅驻守阳平,曹操知道后遣使假节。

曹丕继位后,任命张郃左将军,进爵都乡侯,后进封鄚侯。

诸葛亮初次北伐时,司马懿诏张郃总督关中诸军,诸葛亮退后,张郃升为征西车骑将军。

诸葛亮复出祁山时,张郃追至木门与之交战,被射中右膝而死,谥号壮侯。

徐晃

徐晃初为郡吏,后随杨奉讨贼有功,并劝说杨奉护送天子还洛阳。到洛阳后,徐晃又劝说杨奉归顺曹操,杨奉初同意后又反悔,被曹操讨灭,徐晃因此归曹操。

此后徐晃随曹操征吕布、败刘备,先后破颜良文丑。因在与袁绍战中功劳最多,封为都亭侯。

此后徐晃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升为平寇将军。取汉中后,徐晃与夏侯渊一起拒刘备于阳平关,破陈式,假节。

关羽围曹仁于樊城,曹操派徐晃领兵救援,解樊城之围。

曹丕继位后,任命徐晃为右将军,封逮乡侯,后进封杨侯。此后又破刘备于上庸,曹叡继位后又拒诸葛瑾于襄阳。

太和元年(227年),徐晃去世,谥曰壮侯。

最终排名

1、张郃。2、张辽。3、于禁。4、徐晃。5、乐进

从以上分析,张辽最高为前将军,是防守东吴战线的主帅;乐进为右将军,但是相对其他四人早逝;于禁为左将军,假节钺,但是晚节不保;张郃为征西车骑将军,假节,诸葛亮北伐曾总督关中军队;徐晃为右将军,假节。

汉初的时候承袭秦制有前后左右将军,但不常置,或是前后,或是左右,都是掌管左右和四夷。后汉书记载:

“ 将军,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

三国承袭东汉制度,因此将军中可比三公的一共有四等,第一等是大将军,第二等是骠骑将军,第三等是车骑将军,第四等是卫将军。之后则是前、后、左、右将军,虽是并列,但实际在地位上以此为前后左右。

五子良将中只有张郃至第三等征西车骑将军,其后是张辽前将军,再之后依次是于禁左将军假节钺,徐晃右将军假节,乐进右将军。他们所掌握的军权也如此排名。

不过就能力而言五人相差并不是特别大,有此区别主要还是因为运气,五人中张郃活得最长,而掌握兵权最低的乐进,也是五人中去世最早的。

另外,于禁是五人中唯一假节钺的,同时期也是地位最高,可惜最后晚节不保,之前所有的功绩都付诸流水。


Rick潘维镛


五子良将真正作为一军统帅去打仗的只有于禁,这是为什么?

张辽,徐晃这些人的能力并不比夏侯渊和夏侯惇差,但是真正统帅一整支军队参战的好像只有于禁,还被关二爷给水淹了。
于禁接的是鮑信的泰山兵;张辽接的是吕布的,主要是并州兵;徐晃杀杨奉,接受白波贼;张颌直接率部投降,一直带兵的;乐进有没有兵不清楚,后期也是一直跟着张辽在合肥刷经验包。。。三国那会儿,是谁招的兵,就只听谁的,别人指挥不动。所以那啥,五子良将,至少四个人是必然手上有兵权的,于禁作为一军统率,带的也主要是自己手下的兵。

虎臣


五子良将谁掌握的兵权最大?这题目没有说明是否包括水淹七军前后,既然如此,那就总体说下观点,尽管于禁前期军阶最高,权力最大,掌握兵权也是最多的,大体有五万军马,但纵观其五人一生成就,一,可以首先排除于禁,其被水淹七军兵败后,三易其主重归曹营,物是人非,落得羞愤而死;二,看乐进,尽管有斩杀袁绍大将淳于琼、严敬之壮举,但辞世过早,未竞之功就此戛然而止;三看张辽,逢战必率先冲锋陷阵,功勋卓著,可掌控兵权,一直维持在一二万内,苦不甚多;四,看徐晃,武力值稍逊张辽,统兵能力超强,打败关羽为曹操立下不世之奇功,可当时三国鼎立,武将众多分兵把守,所带兵力也就三四万人;最后只有张郃,论权威节假威风八面不如于禁,论临阵出击斩杀大将不及乐进,论破敌之先冲锋陷阵不及张辽,论统帅大军攻城略地不及徐晃,但他命长活得久,最后统兵对阵诸葛孔明之师有六万之众,对照题目,得出结论,张郃掌握兵权最大。


真石


张郃有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统领五万大军的记载,于禁在襄樊之战中也有统七军的记载,徐晃也有解樊城之围时黑了两军加十二营援军的壮举,由于三国时期军队的建制并不全,绝大多数军营这样的单位兵员并不满,所以于禁的七军并没有满建制的七万人,徐晃也没有八万大军来加强,综合当时其他将军的领军情况,平常一军也就三千到五千左右,于禁督的七军加上自己的本军大概也就三万多,徐晃的也差不多(虽然徐晃比于禁多了一军,但徐晃的本军没于禁的多,但于禁的本军是他和朱灵军合编的加强军,兵马比一般的军要多不少);综合起来明显还是张郃统领的兵权最大,但这得益于张郃活得够久。至于张辽和乐进这两货,到死连一万人的部队都没资格统领过,跟其他三人比兵权明显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康夫大大


众所周知,曹操除了喜欢人妇之外,还喜爱招贤纳士。

对敌将关羽,赵云都是敬佩不已。所以在曹操唯才是用的军营里慢慢也是兵多将广,猛将如云。最有名是后人评价的“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都是曹操最器重之人,个个都有统帅之才。那谁是曹操最倚重之人呢?


我们从谁手里掌握的兵权就可得知了此人便是——于禁 曹操把他当亲信,所以他对其他部队都能行使监督权,没有打仗的时候,其他人都镇守边防地区,到关键时候曹操曾用于禁抢夺过朱灵的兵权。援救襄樊时,于禁一人统帅庞德、朱灵、张辽(本人驻防,只派部队参战)吕常、徐晃、徐商、吕建的七支部队,可想而知曹操对于禁的重用程度了。


汽车星君


如果只是从掌握来说,肯定是于禁。

因为在关羽北伐时,曹操派了于禁援救襄樊,于禁一人统帅庞德、朱灵、张辽(本人驻防,只派部队参战)吕常、徐晃、徐商、吕建的七支部队。

而乐进,张颌都没有出征,所以这个时候其实于禁掌握的兵权,是远远大于其他四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