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窮在哪,富人爲何富?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安全區。如果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請不要劃地自限,要勇於充實自我,要接受挑戰去冒險,你一定會發展得比想像中更好。

窮人窮在哪,富人為何富?

人在應付生活中的各種危險時,常常憑著經驗和本能。比如,你不會去站在不穩的石頭上,也不會把手伸進火裡。之所以這樣,就因為你有過痛苦的經歷與血的教訓。在同一個地方跌倒的情況是很少的,燙過一次手你就不會再去玩火。失敗是一種寶貴的經歷,它會讓人得到經驗,變得聰明。然而,他也會讓人失去冒險精神,從而失去成功的機會。

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犯錯誤的恐懼。

很多窮人總是擔心自己創業會失敗,又失去了現有的穩定收入,落得個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

所謂的穩定收入是很多人行動的障礙,猶如人生的雞肋,說到底還是缺乏自信。對絕大多數窮人來說,靠薪水永遠只能滿足生活的基本要求。老闆之所以僱你,不是要讓你發大財的,也不是要和你共同富裕。所以最終,要創造自己的幸福,還得靠你自己。

窮人窮在哪,富人為何富?

“只要安穩地過一輩子就行了,不必賺太多的錢。”假如你的頭腦被這種念頭佔據,你一輩子也賺不了大錢。只有不滿足現狀,奮發向上,才是賺錢發財的前提。不願意過單調無意義的生活,想過更充實的生活,這種念頭才是引導你奮發向上的最佳動機。這並不是鼓勵你慾壑難填或貪得無厭,而是鼓勵你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假如你是一個機關的職員,每天固定上下班,雖然收入穩定,但不免有買房和供子女上學的壓力。如果你不滿足現有的生活水平,那麼你將會想辦法使你的收入增加500元,甚至10000元。只要有這種需要,就會激發強大的動力,你就會通過努力不斷實現這些目標。反之,如果你滿足於現狀,那麼你恐怕不能保持現狀,因為物價可能上漲,貨幣可能貶值,意外開銷隨時都可能出現。

窮人窮在哪,富人為何富?

汽車大王福特曾說過:“一個人若自以為有許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麼他的失敗就在眼前。”

因此,如果一再謀求安逸,不思進取,不去投資,你就只能永遠貧窮。當然,要投資也不能老想著一蹴而就。

許多人一提致富,就想一夜暴富。固然,一夜暴富的可能性不是沒有,如中六合彩之類,但畢竟有此運氣的人不多,絕大多數人還得依靠勤奮努力逐漸積累財富。一次調查顯示,美國41萬個百萬富翁中,78%的人年齡超過50歲,他們的財富都通過連續二三十年每週7天做相對枯燥的工作而獲得的。

這個統計數字告訴我們:每當一個“英雄”創辦了一個航空公司、一個計算機公司,或者一個巧克力餅乾公司,同時就有成千上萬個“成功者”在新聞機構沒有被人注意到的崗位默默無聞幹著同樣出色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