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再婚时,陆母向胡适提出两个要求,其中一个绝了!

吴曼华,陆小曼母亲,民国史上的大家闺秀。她出生名门,是常州白马三司徒吴耔禾的长女,这吴家在门第上属于“中丞第”,这个级别在古代,当属真正的大户。在良好家室培养下长大的吴曼华多才多艺,擅长诗文创作,难得的是,她还尤擅手工笔画,陆小曼喜爱画画,就是受母亲的影响。

吴曼华嫁给陆定生下陆小曼以后,一直在按“名媛”的标准培养陆小曼,她试图将独女陆小曼培养成和自己一样的名门千金。实际上,在这一点上,吴曼华相当成功。在她和丈夫陆定的悉心栽培下,陆小曼年纪轻轻就掌握了几门外语,更紧要的是,她多才多艺,绘画、舞蹈等才艺都相当出色。17岁这年,风华绝代的陆小曼就打进了外交部,19岁那年就驰名北京外交界。

陆小曼再婚时,陆母向胡适提出两个要求,其中一个绝了!

出名要趁早,这话是张爱玲说的。女人趁早出名的最大好处,便是能早早地觅个好归宿。在吴曼华和丈夫的张罗下,19岁的陆小曼便与当时有名的高富帅军官王赓成婚。如果一切都能按照他们设想进展,那么,陆小曼的一生注定将和母亲一样“富贵、安稳”了。但在陆小曼遇见徐志摩并出轨以后,吴曼华耗费十几年苦心为她安排的路,被陆小曼彻底打乱了......

在女儿陆小曼出轨徐志摩后,吴曼华与陆定有了很大的分歧。陆定觉得徐志摩相对而言更优秀、名气也更大,而且是女儿钟爱之人,所以,他站徐志摩。而吴曼华则认为,徐志摩性格飘忽不定,不值得托付终身,相比之下她觉得沉稳、内敛、有责任心的王赓才是值得托付一生的人。更紧要的是,吴曼华始终觉得婚姻还是原配的好,任何时候,背叛婚姻都不会有好下场。

吴曼华的反对,让陆小曼苦恼不已,在陆小曼软硬兼施下,吴曼华也始终未改变立场。最终,为了“站队”问题,吴曼华甚至不惜与女儿和丈夫决裂。

吴曼华就是如此,在她心里,女儿所谓的“幸福”很重要,但女人的名节和起码的道德底线也同样重要。

“应华(王赓字)那么爱你,对我们也孝顺,他从来没有做任何对不起你的事,我们不能这么对他!”吴曼华不止一次地给女儿做工作。

“我说了多少遍了,我不喜欢他,我爱的是志摩。你忍心让我一直苦下去吗?”陆小曼语气中有着明显的不耐烦。

“我坚决不同意!”吴曼华转身不肯再听陆小曼继续说什么。

陆小曼见母亲如此坚决便也不再说什么,不久后,发现自己已怀孕的陆小曼偷偷带着丫鬟打掉了孩子。手术中,由于手术失误,陆小曼甚至引发了并发症。因为手术后,陆小曼身体越来越差的缘故,陆小曼打胎的事实,最终还是被吴曼华发现了,她捶胸顿足大呼“你糊涂啊!你糊涂啊!”但早已彻底被爱情冲昏头脑的陆小曼,对母亲的反应竟然只是觉得她“小题大做”了。

陆小曼再婚时,陆母向胡适提出两个要求,其中一个绝了!

吴曼华作品

见女儿心意已决,吴曼华最终同意了女儿离婚的想法。只是,即便到了最后时刻,她也一直非常心疼王赓。对于这位一直站在自己身后给予支持的岳母,王赓心里始终心存感激,这大概也是王赓与陆小曼离婚后,王赓也经常来看吴曼华的原因吧!

但吴曼华同意两人离婚,并不表示她彻底同意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合。这让两人头疼不已,离婚后的陆小曼只得请出大文豪胡适做说客,试图用“中间人”的方式,征得吴曼华的首肯。

胡适见到吴曼华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吴曼华却始终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

陆小曼见状,急火攻心之下,病竟越发严重了,随后,徐志摩便以探病为由频繁出入陆家。久了以后,吴曼华眼见两人那“相爱不得”的可怜模样,终于动了恻隐之心。最后一次,她对胡适说,同意两人结婚也不是不可能,但得做到这两个要求:

第一、要请梁启超证婚;

第二、要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婚礼。

这两个要求提出以后,陆小曼和徐志摩大喜,但转眼,两人又犯了愁。原因是,第一个条件相对太难了!梁启超虽是徐志摩的老师,但他同时也是王赓的恩师,这样复杂身份且负有名望的他,怎会肯主持“这样”的婚礼呢?这不是自找尴尬,自找争议吗?!

陆小曼再婚时,陆母向胡适提出两个要求,其中一个绝了!

王赓与陆小曼


回过头来看吴曼华提出这两个要求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吴曼华果然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女人啊。她的这两点要求表面看只是证婚人和结婚场地的事,但仔细推敲会发现:这两个要求远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来看第二点:“必须在北海公园举行婚礼”,乍看,不就是个婚礼场地吗!细想之下才知道,吴曼华此举,实际是想要徐志摩给女儿一场最盛大的婚礼、最大的承诺,因为,北海公园那是什么地方,皇家园林啊!换言之,在这里举行婚礼,想都不用想,那级别、规格都必须是顶尖啊。人说,人都是越付出越爱的动物,所以,给得越多、给得越大,自然就越爱。吴曼华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给徐志摩考验,也给女儿争取一个看不见的“高身价”,同时,也为女儿“存”点“爱”。

说完了第二点,接下来,重点看第一点:“请梁启超证婚”!婚礼上,通常情况下,证婚只是婚礼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罢了。但有时候,证婚人的身份却是可以拔高婚礼身价的。这也是为什么古往今来,人们都请“大人物”证婚的原因。但如果你认为吴曼华要求梁启超证婚只是“出于名气的考虑”,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实际上,吴曼华这个举动,远没有这么简单。梁启超的名气,只是吴曼华想请他证婚的其中一个理由罢了。更重要的是,吴曼华想借用梁启超的特殊身份,达成某种目的。梁启超,是吴曼华前女婿王赓和现任女婿徐志摩共同的老师,所以,只要他同意证婚,基本就意味着“他认同了这场婚礼”!而如果连两人的老师都认同这场婚礼,那么就等于:梁启超认同吴曼华女儿与徐志摩的这种所谓“为爱不道德”的行为!既然连如此有身份的梁启超都认同,那么,天下悠悠众口,包括王赓本人,自然也无权再指责女儿、女婿了。

所以,吴曼华此举,恰是她为女儿做的最厉害的一次“爱的算计”!

1926年10月3日,在梁启超证婚下,陆小曼与徐志摩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了一场“轰动中国文化界”的世纪婚礼。在女儿第二次婚姻中,吴曼华再一次拼尽全力想给女儿幸福。

陆小曼再婚时,陆母向胡适提出两个要求,其中一个绝了!

徐志摩与陆小曼婚纱照

但再一次,人算不如天算,婚后第五年,徐志摩为了赴前女友林徽因的一场演讲坠机死亡,陆小曼再次与幸福擦肩而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