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茶遇冷,王老吉椰汁投石多元化!

中國食品報 今天

涼茶遇冷,王老吉椰汁投石多元化!

涼茶領域兩大品牌的境遇截然相反,加多寶深陷停產、裁員、斷貨風波,王老吉則在積極拓展新領域。9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在餐飲渠道先行試水後,王老吉椰柔生榨椰汁植物蛋白飲料(以下簡稱“王老吉椰汁”)正式在天貓王老吉官方旗艦店銷售。業內人士認為,由於涼茶品類增速整體放緩以及多年官司,王老吉多元發展有利於實現業績突破,並改變原有形象。不過,王老吉椰汁需要從產品定位、渠道和品牌形象等方面進行全新設計,才能滿足主流消費群體的多場景消費需求。

線上開售

在王老吉天貓旗艦店,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王老吉椰汁每箱6瓶,售價90元,單瓶價格為15元,每瓶容量達1.23升。其實,王老吉椰汁早已上市,但只是小規模試水。2018年5月,王老吉椰汁聯合王老吉涼茶,在湖北等地開展推廣活動。王老吉相關負責人表示,王老吉椰汁的推出是為了滿足新時代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豐富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多元化的佈局,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這並不是王老吉首次推出植物蛋白飲料。2016年,王老吉與山西大寨飲品有限公司推出了“大寨”核桃露。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認為,“大寨”核桃露並不適合南方消費人群。椰汁飲料不僅在南方,在全國市場的前景都被看好。

涼茶遇冷,王老吉椰汁投石多元化!

對於王老吉推出椰汁飲料,營銷專家路勝貞分析認為,王老吉看中植物蛋白飲料市場,尤其是椰汁市場的發展潛力,以及椰汁市場尚未形成的競爭格局。“在椰汁飲料市場,品牌企業總計不足20家,除椰樹和椰島兩大品牌佔據主流市場,其他品牌椰汁飲料企業規模相對小、佈局分散,王老吉有一定的市場機遇”。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植物蛋白飲料的市場規模達1217億元,2007年只有169億元。10年間複合增長率達24.51%,高於飲料行業16.02%的平均增長率。其中,椰汁飲料市場規模已經超過200億元。

 減少涼茶依賴

在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院長荊林波看來,植物蛋白飲料領域被業內看好,憑藉自身在生產、渠道以及品牌等方面的優勢,王老吉有望成為椰汁領域的挑戰者,並改變格局。且在涼茶領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推出椰汁飲料也有利於王老吉擺脫涼茶品牌形象,減少對涼茶的依賴。

數據顯示,2016年,涼茶市場銷售額為561.2億元,增速僅為4.2%,與2015年的10%相比,大大降低。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涼茶有地域侷限性,華南和西南消費者喜歡涼茶,北方人平時很少飲用。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王老吉母公司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雲山”)營收147億元,華南地區營收超過82億元,華北地區營收僅為12.05億元,東北地區只有2.56億元。

涼茶遇冷,王老吉椰汁投石多元化!

除涼茶整體市場增速放緩外,王老吉與加多寶糾纏多年的商標之爭,也讓王老吉的品牌形象受損。這樣的背景下,多元化佈局有利於王老吉擺脫官司纏身的形象。

“作為一家飲料企業,僅依靠涼茶品類打天下,產品過於單一,不符合飲料領域的發展需求,王老吉向多元發展是必然的選擇。”朱丹蓬說。

 塑造新形象

目前,多元發展已經成為王老吉的發展戰略。推出椰汁飲料,只是王老吉多元佈局的一部分。“多元發展能夠為品牌創造新的增長點,塑造王老吉作為大眾健康消費品的品牌形象。”上述王老吉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王老吉仍會基於“單品多元、品類多元”的品類戰略進行發展。

涼茶遇冷,王老吉椰汁投石多元化!

對此,戰略定位專家、上海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認為,“王老吉母公司白雲山是上市企業,有持續盈利的壓力,拓展新品類,是自身發展的需要”。

近幾年,王老吉一直在不斷創新,並推出新產品。2016年初,王老吉推出無糖、低糖精品涼茶。2017 年 7 月,王老吉又推出“1828王老吉現泡涼茶”。2018年初,王老吉推出了王老吉可樂,白雲山礦泉水等非涼茶產品,並首次啟用明星代言,拉動年輕群體消費。

針對王老吉的創新多元發展,路勝貞則表示,除了以涼茶品類為基礎進行延伸外,王老吉應該做一些非涼茶類的品牌延伸,這樣可以降低過於依賴涼茶的風險。

不過,在徐雄俊看來,王老吉此前推出的非涼茶新品,並未取得理想效果。“消費者對王老吉的認知是涼茶品牌,在可樂等非涼茶領域,王老吉不佔優勢,很難做大。”徐雄俊分析認為,“但椰汁作為一個新興的品類,尚未形成品牌壁壘,並且王老吉採用雙品牌運作,也有利於打破消費者對王老吉涼茶的心理認知,樹立椰汁的品牌形象”。

對於王老吉椰汁的渠道佈局,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王老吉有渠道優勢,大包裝有利於在餐飲渠道推廣,但面對眾多零售端的消費者,王老吉則需要在包裝上進行創新,來適應主流消費人群不同消費場景的需求。

涼茶遇冷,王老吉椰汁投石多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