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戚薇的故事里充满女性成长的不易,我们无法评判是非

前言:

拖拖踏踏追了3个月的《繁星四月》在七月末八月初看完,承诺写的评论又拖到了现在。人的惰性实在可怕,动机不强可能什么都干不成。就像你原本就从20岁走向60岁,平平庸庸会到,不甘人后也会到,同样会到,为什么不让自己从20岁走到60岁时更有价值一点呢?

无巧合不成书,虽然《繁星》的巧合那么多,但知识女性的成长却是我最关注的。

评论|戚薇的故事里充满女性成长的不易,我们无法评判是非

评论|戚薇的故事里充满女性成长的不易,我们无法评判是非

这部剧的新颖点挖掘得深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聚焦福利院长大孩子的心理,第二个是失独家庭父母精神状态问题。可以说,这部戏的两个灵魂人物,分别代表了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叶繁星,一个是崔凤萍。这两个问题聚在一起之后又通通指向女性的成长。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的成长,是难于男性成长的,她们的成长从头到尾看起来都是挣扎得不要不要的。人的认知能力越强,思想复杂程度也越高。

看着叶繁星挣扎的内心,京华也会联想到自己的一些曾经,那些日子里,在别人眼里,你安安静静的,但内心却是兵荒马乱的世界。我曾经在纸上写,现在经历的一切都不会是没有用的,凡不能毁灭你的,必使你强大。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1)

首先我想说的是孤儿院、福利院孩子成长心理缺陷问题

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没有父母,只有一群跟他们一样是孤儿的同伴。谁都无比渴望父母的爱,渴望被领养,渴望着能有一天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成长,只可惜,这样的孩子在感知到自己所处这样的环境时,他们的心理已经是有了问题。就像叶繁星,正如简易,也像他们小时候那个被养父母领养了几天而又被退养最后被车撞死的孩子,他们童年的心酸,谁也无法真正理解。

叶繁星是一个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典型例子,她内心敏感,渴望被爱,害怕失去。所以一开始她被领养被宠爱时是觉得自己超级幸运的,但是过了几年,她的养父母有了孩子,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她一如既往地爱着妈妈,妈妈不理她,只会牵着妹妹的手;明明她和妹妹各自有一份巧克力,妹妹要抢她的,妈妈只会说,你是姐姐,不能让着妹妹吗;妹妹出点什么事,全是她的错,动辄还要挨下打;最后妈妈居然要把她送回福利院……这对于她来说,真的挺难承受的。长此以往,心理上的不公平负担加重,一念之差,也会做出让她后悔一生的错事。

评论|戚薇的故事里充满女性成长的不易,我们无法评判是非

评论|戚薇的故事里充满女性成长的不易,我们无法评判是非

不过后天教育是尤为重要的,这在叶繁星和简易两个人的对比上也可以看出。叶繁星只是心理敏感,而简易则是心理扭曲。简易一直认为,是叶繁星抢走了他在叶家的位置,所以长大之后心心念念的,便是勒索威胁叶繁星,而且在他这么多年的执念中,他最喜欢的也是叶繁星,手机里全是叶繁星的照片,虽然她一直威胁叶繁星,说什么要让叶繁星身败名裂,但他最终也没有去做,而在四月找人曝光了叶繁星丢妹妹的历史之后,他想的居然是要给叶繁星报仇。而叶繁星呢,她一念之差丢了妹妹,但是因为她所处的教育环境以及她本身的良知,都在鞭挞着她,她因此痛苦挣扎20年,没有人能够真正体会到她的痛苦。而她也不断地努力,让自己成为了一个闪闪发光的人。不管20年前如何,现在的叶繁星都是非常完美的一个人,工作认真,处事大度。

(2)

失孤父母也是当今社会一个特殊群体,这个问题我在看电视剧《嘿,孩子》的时候深有感触。而《繁星》里的崔凤萍便是一个典型的失孤妈妈。当然叶繁星也算是她的孩子,但是毕竟不是亲生的,这个跟中国传统的重视血缘亲族不无关系。

叶广国也就是崔凤萍的丈夫也曾劝过她,但是她说,一个失去自己孩子的母亲心理能正常吗?这句话说的我差点落泪,母亲其实是这个世界上对孩子最怜爱的一个人,我们的社会得以持续发展,女性的母性行为给了这个社会以温暖的关怀,让一切显得并不是那么冷漠,而崔凤萍作为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而且是一个知识女性,这20年来她怎么能放得下?尽管她对叶繁星有着养育之恩,但这20年的家庭冷暴力也是深深伤害了叶繁星,而她自己也在一日复一日的酗酒、寻找中失望又痛苦。

评论|戚薇的故事里充满女性成长的不易,我们无法评判是非

评论|戚薇的故事里充满女性成长的不易,我们无法评判是非

失去孩子的家庭,是没有办法圆满的。更何况,一开始崔凤萍是很难生孩子的,所以好不容易生了一个孩子,那便是百般的宠爱。对叶繁星的忽视,也在所难免。在我们中国这个社会里,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说到底还是有区别的,就算是事事表现淡然的叶广国也是如此。如此说来,其实崔凤萍在叶繁星小时候对自己孩子的偏心也是无可厚非的。

不过电视剧里的人都无法了解全部的过程,我们作为看客,尽管看到他们这个故事发生的角角落落,但并不是当事人,当事人也无法全部都理解这所有的道理。在这世间,也尽管有很多的磨难,我们总是应该欢欢喜喜地活下去。

(3)

叶繁星与崔凤萍的苦难源于她们所处的环境、所遭遇的事情,而这些又共同指向了女性的成长。

在文章的开始,我提到过,其实,女性的自我成长是要难于男性的。这里面的对比是崔凤萍和叶广国夫妇俩,他们对丢失女儿的事情确实一直耿耿于怀,但是叶广国表现得就比崔凤萍淡然得多,因而崔凤萍的痛苦明显是大于叶广国的。

戚薇与崔凤萍的飙戏,让人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她们心里的伤痕,崔凤萍越是痛苦,对叶繁星态度越是不好,叶繁星也越是害怕四月回家,两个人一直在互相伤害。两个问题女性凑到一起,让这部戏所探讨的东西便加深了许多。

评论|戚薇的故事里充满女性成长的不易,我们无法评判是非

评论|戚薇的故事里充满女性成长的不易,我们无法评判是非

两个人都是有问题的,也都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两个人活得都非常艰难。挣扎痛苦过后,那些害怕来临的灾难来临之后,剩下的便是她们各自蜕变的成长

人的情商都是经历逼出来的,这部戏里面的爱恨纠葛没有赢家,只有承受痛苦过后更豁达的境界。看到她们的悲欢离合,我们也该想想自己的生活。

后来,崔凤萍在看了叶繁星的日记之后,去医院看叶繁星,说,叶繁星从未长大,她如今为救四月自己重伤与20年前丢掉四月其实是在做同一件事,都是在伤害她的女儿。我知道,在这里,崔凤萍已经原谅了叶繁星,两个人的包袱也都放下了。

评论|戚薇的故事里充满女性成长的不易,我们无法评判是非

评论|戚薇的故事里充满女性成长的不易,我们无法评判是非

人经历的纠结就在于自己过不去,然而过去了也云淡风轻了。我们不去评判这其中的是非,只是用心去看看她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又是如何完成了自己的成长。

关爱女性的成长,似乎会比评判是非更加能够让我们懂得怜悯和同情。

我总是希望,我们都好好长大


文|京华

图|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