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這個好習慣,讓你的閱讀事半功倍

世界變化萬千,應對須有策略,讀書也不例外。

說實話,以前從未深究過讀書這件事,總覺得開卷有益,讀了就能帶給自己點什麼。那能帶給自己的是什麼呢?

冥思苦想,好像與讀書有關的東西寥寥無幾,除了像村上《挪威的森林》這樣在我的人生特殊階段特殊心境下讀過的書印象頗深之外,其他的,即使是那些讀了深有感觸寫下讀後感的書,也早就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忘得差不多了。

養成這個好習慣,讓你的閱讀事半功倍

最近在準備看考研的書,目標學校的直系學姐告訴我,不管看什麼書,都要做筆記,不然書都白讀了。她讀書都是伴隨著清一色的電子筆記,她喜歡用電腦作筆記,因為這樣筆記可以隨時修改。

一開始學姐說的時候,我並沒有太在意,我覺得可以把一本書看完之後再做筆記,因為一邊讀書一邊做筆記的時間真的太長了。後來我發現,書讀完的時候,我就更不想做筆記了,結果可想而知,這樣讀書的效率不太高、效果不太好。

於是我就在想,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讓自己讀書更有效率。具體說我想到的是一連串的讀書步驟,結果還真的有效,自己分散注意力的時間少了,讀書時,對整本書的把握度也高了。所以今天要把這個方法安利給大家,嘻嘻,不用謝,我叫雷鋒

養成這個好習慣,讓你的閱讀事半功倍

養成這個好習慣,讓你的閱讀事半功倍

養成這個好習慣,讓你的閱讀事半功倍

養成這個好習慣,讓你的閱讀事半功倍

養成這個好習慣,讓你的閱讀事半功倍

首先,讀書確實要做筆記。

手賬也好,電子輸入也好,總之,你要留下自己讀書讀過的痕跡,這樣你讀完一本書的時候才會對這本書有印象。有句話叫做“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它的普適性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人的大腦容量是有限的,看書也好,待人接物也好,它每天接受到來自四面八方各個方面的信息,所以大腦留給語言閱讀信息的容量也是有限的。而且有很多我們在閱讀時候想到的、感觸多的東西如果不趕快記下來,等把這本書讀完,你就會忘記了。事後回顧,也鞭長莫及。

So,一定要做筆記。

養成這個好習慣,讓你的閱讀事半功倍

其次,你要記的筆記是什麼很重要。

正所謂“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說明人對信息的加工處理和回饋反射是不一樣的,也就是每個人的閱讀需求並不同。

那儘管有這麼多的不同,但記筆記總有統一固定的模式吧?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沒有!世界上才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呢,你想的跟我想的怎麼會一樣吶!所以在做筆記之前,你要做一個思考:你讀書究竟想獲取什麼?

或許,你只想走馬觀花瀏覽一遍它大致講了什麼,但這大致講了什麼的細節你能不能記住呢;也許,你想像我一樣開始準備一場漫長的考試,那麼這本書中有關考試的東西,是不是該記下來呢;再或許,你是一個研究書本大致結構和寫作套路的人,那你做筆記的時候是否要注意考慮作者的行文結構以及寫作特點是什麼(或者說,你可以把最有代表性的語句記下來,即使看的時候來不及思考,後續的工作也能事半功倍);再再或者,你想獲得的是作者的情感體驗,那最觸動你的東西或者最觸動你的句子、字詞是不是也該抄錄?

所以,記錄絕對是良好的閱讀美德。

養成這個好習慣,讓你的閱讀事半功倍

再次,從筆記中提取目標材料。

不要以為做了筆記就萬事大吉了,真正的大部頭工作在於你怎麼處理你記的筆記。

把它放在筆記本或電腦裡睡大覺肯定不是最佳選擇,如果你非得這麼做,那隻能說明,你想要的東西並不在書裡,只是在應付公事。

記錄下來的東西並非都是有用的東西,你要通過你大腦的篩選器把筆記過一遍,把有用信息和無用信息分離出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是處理第一步。

養成這個好習慣,讓你的閱讀事半功倍

最後,提取目標材料之後,轉化為你想要的東西,再加以思考,進行舉一反三,吸收昇華。

文字的東西是相通的,無論是乾貨、寫作還是情感共鳴,都一樣。真正的知識是融會貫通的,你把你要的東西真正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時,那才叫真的提升了。

每一個作家拿到文字材料時,都是要進行轉化處理的,並非生搬硬套。他們往往也是要把拿到的材料過濾一遍,找一些真正跟自己主題相關的材料出來,才能進行使用。而且進行使用的時候,他們要經過自己的思考,同樣一段材料,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就會產生不同的運用效果。

所以啊,拿到我們閱讀中來是一樣一樣的,不管我們思考了這些東西之後用於指導實踐還是加以創新改造形成新的觀點,我們都能從中找到最好的自己。

好了,一個好習慣的養成能夠讓人受益一生。我們再來回顧一下:

首先,讀書確實要做筆記。

其次,你要記的筆記是什麼很重要。

再次,從筆記中提取目標材料。

最後,提取目標材料之後,轉化為你想要的東西,再加以思考,進行舉一反三,吸收昇華。

把書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得讀書事半功倍哦,你get到了嗎?


(ps:這是公眾號改版後的第三篇推送,可能並不會像以前那麼頻繁的更文,但是我會努力讓我的每一次更文都讓大家有所感悟,有所收穫。喜歡請點贊,熱愛請分享。)

文|京華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