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2018綜藝界:各大平台摩拳擦掌,「爆款」綜藝花落誰家

前瞻2018綜藝界:各大平臺摩拳擦掌,“爆款”綜藝花落誰家

前瞻2018綜藝界:各大平臺摩拳擦掌,“爆款”綜藝花落誰家

前瞻2018綜藝界:各大平臺摩拳擦掌,“爆款”綜藝花落誰家

繼上週為大家帶來盤點2017年的熱門綜藝後,今天,小編又進一步收集了2018年四家最具影響力的衛視平臺以及三大網絡平臺巨頭的年度綜藝節目編排表。希望以此分析出各平臺在新一年綜藝競爭中的主要戰略,對2018綜藝市場顯現的特徵進行總結和預測。

前瞻2018綜藝界:各大平臺摩拳擦掌,“爆款”綜藝花落誰家

圖表1

前瞻2018綜藝界:各大平臺摩拳擦掌,“爆款”綜藝花落誰家

圖表2

經過整理,各平臺的戰略逐漸明晰:傳統電視方面,作為娛樂老大哥的湖南衛視在新年做出較大調整:將老牌綜藝《天天向上》移檔至週日,保留優勢項目的同時,增加更多垂直類、生活服務類等類型節目;浙江衛視還是主要倚重老牌綜藝,但在節目品類上開始追求多樣化;江蘇衛視和東方衛視戰略相似,緊緊圍繞優勢項目本身進行鞏固和研發。

與此同時,三大網絡平臺方面依據自己的定位和收視人群,圍繞各自熱門綜藝IP進行衍生開發。同時加大資本投入,在綜藝垂直領域繼續深耕,提升節目的數量和質量。

前瞻2018綜藝界:各大平臺摩拳擦掌,“爆款”綜藝花落誰家

那麼,2018年綜藝界具體包含了哪些特點和趨勢呢?根據已公佈的2018年各大平臺綜藝節目單以及編排特點,有聲Voice作者對整個2018年綜藝市場發展走向作出以下幾點總結和判斷:

求穩:“綜N代”延續、“萬金油”歌唱

從2012年開始,各大衛視平臺開始走向季播綜藝時代。發展到2018年,由季播衍生出的綜n代節目很多已經成為了各平臺的王牌和招商頂樑柱,如浙江衛視的《奔跑吧》、東方衛視《極限挑戰》、愛奇藝《中國有嘻哈》、優酷《火星情報局》等。因此,2018年的綜藝市場,綜n代節目仍然在延續。

值得肯定的是,這類節目無論是在製作水準、招商、收視率等方面能夠創造的收益使其成為高性價比的不二選擇。另外,王牌節目的穩定製播讓平臺能與該節目中的主要明星延伸出更多縱深合作,平臺與明星建立的強關聯性利於該節目品牌價值的進一步拓展。

但同時需要警惕的是,綜n代節目同樣具有高消耗的特點。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觀眾而言,節目的模式、規則一旦成型,觀眾勢必會陷入從驚喜到熟悉再到審美疲勞的“圈套”當中,而隨後觀眾對其所抱有的高要求高期待往往與節目製作團隊高消耗相矛盾。因而,綜n代節目難逃口碑下滑的趨勢。2018年,對於依舊保有大量綜n代節目的浙江衛視和江蘇衛視更是個挑戰!

另外,兵家所必爭之地的歌唱節目在新一年裡依舊霸屏。每個平臺至少都會推出3檔及以上的音樂歌唱類節目。音樂的魔力在於,可能你不一定能把它做得足夠出彩,但可以有把握的是,你不至於會把它做得有多爛。音樂歌唱類節目所具有的“萬金油”功能是各平臺求安穩的良藥。但仍需要關注的是,如何在充分開發的品類中找尋新的切入點,或許就是讓新節目變火讓舊節目重獲新生的關鍵點。

求變:老節目如何變出新花招?

前文已經提到,當下無論是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還是觀眾鑑賞能力的提升,求安穩求保障的節目也必須在變化革新中才足以立足。

以音樂節目為例,其頭部幾檔節目已是綜n代元老,如《歌手》、《中國好聲音》,已經綿延5代左右的節目每年在明星陣容、歌唱水準、節目形式和賽制、後期製作等方面力求變化,以刺激參與者和觀眾。但就在今年《歌手》首場錄製前,洪濤導演動情致辭“我只能說我盡力了”,淚灑現場。由此看得出製作方求變的嘗試和努力和遭遇現實壓制的艱難處境。

同時,音樂節目已經拓展出多種形式結合的可能。(素人/明星)音樂競賽、星素結合音樂(競賽/體驗)等各種形式的音樂類節目在各平臺上頻繁更迭,而隨著《中國有嘻哈》的火爆也讓平臺看到了非主流音樂形式的可塑性,因此,例如今年計劃推出的《中國樂隊》、《這就是國風》等,就試圖瞄準細分的音樂品類及人群尋求突破,至於最終會搭載怎樣的形式進行呈現也是非常值得期待!

相似的情況也出現在萌娃、相親、喜劇等類型的節目中。可以看到,這些熱門類型無論是形式、包裝還是定位等方面不斷在改變,試圖保持新鮮感和熱度吸引觀眾。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謂變化最需革新的不是節目本身外部形式上的推陳出新,而是要將眼光和思路放置到觀眾角度,結合不斷變換的社會現實找到合適的切入口,做符合當下人們觀念和審美的內容才可能引起觀眾共鳴。

求新:大膽突破、自我創新

從目前的版面情況來看,湖南衛視最顯神秘。因為其2018年度即將上檔大量自制新綜藝。這樣的改版革新力度為近些年來之最。據瞭解,湖南衛視將2018定義為“自制年”,試圖盤活旗下的31個製作團隊,力求通過開闢綜藝帶,為新節目提供充分上星表現機會,也希望藉此能孵化出《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這樣的王牌長青節目。

而縱觀全局,新一年度各平臺在脫口秀,以及有政策鼓勵下的科技、文化、公益類的泛文娛節目上會亮相多檔新綜藝。如何在大流中出新意、在命題作文下得高分,成為了各製作團隊絞盡腦汁爭想創意的重要動力。以上頭部綜藝平臺對於新節目的定位方向基本也預示了年度的熱點和話題走向,究竟新節目的試水能否打破現有的平臺格局也將陸續投入市場經受觀眾檢驗。

求爆:2018現象級綜藝落誰家?

爆款綜藝是每個平臺所力爭的高地。2017年,愛奇藝自制的《中國有嘻哈》成功引爆後,不僅讓網絡綜藝的關注度大幅提升,而且也讓網絡平臺自身信心倍增,從而加大對綜藝的投入,“超級網綜”將進一步延續。

同時,嘻哈熱的出現令各平臺順勢將下一風口鎖定在了“舞蹈”節目上。目前,由《中國有嘻哈》原班人馬打造的《熱血街舞團》以及優酷同檔競爭的《這就是街舞》即將在3月份迎來正面對壘。而電視平臺方面當然也不甘落後,2018年度舞蹈類節目的編排同樣醒目。

那麼,舞蹈節目真的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其實,在過去也出現過不少廣受好評的舞蹈綜藝節目。但往往這些節目的生命週期較短,很難如音樂節目一般具有廣泛的大眾性和可持續性。原因可以簡單從幾個方面來說明:

首先舞蹈本身是給觀眾帶去視覺體驗的表現形式,這意味著它不可頻繁重複,否則容易審美疲勞;

其次舞蹈對於舞者的要求高。真正好的舞者一般是專注於特定舞種,需要付出的練習時間長,且容易受傷,專業方面的高門檻意味著能參加綜藝節目的人選有限;

再者對於普通觀眾而言,舞蹈並不普遍。日常生活中有ktv或是手機app供人們唱歌,但舞蹈一定是沒有如此廣泛的大眾基礎。因此,舞蹈對大眾的吸引力以及觀眾的鑑賞能力也是該類型節目的一大軟肋;

最後,對於節目製作方而言,舞蹈的舞臺呈現極具考驗。相較而言,舞蹈節目在鏡頭運動、舞美、燈光、音樂等等方面的要求會比一般的綜藝節目高,目前,國內目前能夠操作舞蹈製作的節目團隊屈指可數。因此,結合以上種種原因,舞蹈節目在2018能否成為人們所期待的風口節目還需冷靜觀望。

雖然每年招商時各平臺都會拿出這樣完整的全年綜藝安排表,但在實際操作中,一般還會根據政策和市場形勢的變化作出調整。就目前形式而言,2018年度的節目編排透露出綜n代節目顯疲、新節目顯平的特點,暫未顯露出具有爆款氣質綜藝節目。或許,在各平臺不約而同地將策略放在了小眾、垂直領域的挖掘深耕時,也就預示著類別多遠化、個體個性化的時代已經到來,相較“爆款”而言,如何精準地抓住平臺定位下的受眾群體才是在競爭中脫引而出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