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教育法」同樣適用於職校

“飢餓教育法”同樣適用於職校


商務合作聯繫QQ:3158521867 或加微信號:jujiaozhijiao

前段時間,在一篇文章中瞭解到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鈴木的“飢餓教育法”。在鈴木的教室裡,經常會有兒童被帶來學小提琴。對於初次學習的兒童,鈴木的做法是禁止他們拉琴,只允許在旁邊觀看其他孩子演奏。當聽到其他孩子奏出夢幻般的優美樂章時,新來的孩子學琴的慾望就被強烈地激發出來。直到這時,鈴木才許可孩子拉一兩次空弦。鈴木的教育方式傳授給受教育者的信息不是“要你學”,而是“你還沒有學的資格”,把學習的價值提高到一個讓受教育者仰慕的位置。這種教育方式的價值在於:對任何美好的東西,給予太多,人們就不會覺得寶貴。“無法輕易得到”的“飢餓教育”方式能喚醒學習者內在的珍惜學習的意識。

一些職業學校為了控制流生,逃避職校生學習能力相對薄弱的現實,在學生剛入學時,就開設大量的實訓課,而忽視了基礎課。讓學生儘早瞭解所學專業本無可厚非,但把職業教育目標定位在“會操作”這一淺層次上,認為學生能加工幾個模具、能設計幾個線路圖,教育目的就達到了,則是教育的短視行為。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一些學習自主性不強的職校生因缺乏興趣不能圓滿完成學業,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即使完成了學業但因為缺乏持續學習的能力導致不能長久從業。筆者認為,忽視對職校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是制約職業教育發展、使職業教育不能得到社會廣泛認可的重要因素。

試想,如果適當對職校生採用“飢餓教育”,讓剛入學的職校生先了解自己今後所要從事行業的特點,參觀這個行業的優秀企業,讓這個行業的優秀人才給他們作報告,介紹他們通過艱苦努力獲得的成功經驗,再帶職校生參觀學校的實訓車間、實訓設備、高年級學生的實訓操作及加工出的產品,但不給他們動手的機會,讓他們知道沒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知識及相關理論,就沒有動手操作的資格,以此激發學生在這個領域學習、探索的慾望,進而把學習的慾望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刻苦學習文化基礎知識和相關理論,為實踐操作做準備。

冰山理論告訴我們:一個人就像一座冰山,呈現在人們視野中的往往只有1/8,而看不到的則佔7/8。對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外面的1/8是其資質、知識、行為和技能;下面的7/8則是由思想意識、社會道德和生活態度三個方面形成的綜合素質。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就要重視這三個隱性方面,它佔到了學生綜合素質的7/8,同時還深深影響著1/8的顯性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必須要喚起學生珍惜學習的意識,嘗試一下“飢餓教育”,對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培養無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你同意嗎?

來源丨浙江教育報

作者丨吳維煊

原標題丨《職業教育應保持“適度飢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