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馬敘葡萄柚栽培技術及產量與效益分析

紅馬敘葡萄柚栽培技術及產量與效益分析

紅馬敘葡萄柚(Red Massh Grapefruit)是湯普森葡萄柚的枝變, 原產美國得克薩斯州, 20 世紀70年代末從美國引入, 目前在中國四川、重慶、廣東、湖北等地有少量栽培。

紅馬敘葡萄柚栽培技術及產量與效益分析

1 產量與效益分析

紅馬敘葡萄柚在廣西南寧種植後第2 年開花(摘除花瓣, 未讓其結果), 第3 年的平均單株產量為14.4 kg。第5 年進入豐產期後, 產量穩定, 年產量在39 t/hm2 以上。經濟效益較好, 2008~2012年, 紅馬敘葡萄柚的產地價穩定在14 元/kg, 2013和2014 年的產地價格分別為15、16 元/kg, 銷售價格逐漸升高, 平均公頃產值超過45 萬元, 能帶動果農致富。

2 主要栽培技術

2.1 建園

紅馬敘葡萄柚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豐富、排灌良好、水源和陽光充足的山坡地或平地建園。以酸柚為砧木, 平地每公頃可栽植825 株,株行距為3.0 m×4.0 m。山地每公頃可栽植630株, 株行距為4.0 m×4.0 m。

2.2 定植

在廣西南寧裸根苗可選擇2~3 月春植或10~11 月秋植, 為提高成活率, 定植前要先修剪, 將嫩枝葉剪去, 以減少水分蒸發; 定植前挖定植穴,規格為80 cm×60 cm×60 cm。填入綠肥、雜草等,每穴施入有機肥10~15 kg、過磷酸鈣1 kg, 並與土壤充分拌勻, 不可直接接觸根群, 避免燒傷根部。覆土成墩。定植時用鋤頭在土墩中央挖深20~30 cm 的土坑, 將苗木垂直放在坑中央、根頸高出地面15~20 cm; 然後先把表土回填至根部, 用手輕提苗木, 以舒展根群, 將根部的泥土壓實, 最後在樹苗四周培土, 使樹盤高出地面20~30 cm。定植後淋足定根水, 乾旱時每隔2~4 d 淋水1 次, 直至苗木成活。在樹盤上覆蓋雜草或稻草防曬保溼。

2.3 肥水管理

土壤施肥以有機肥為主, 化肥為輔, 改善土壤結構, 促進樹體生長髮育。幼齡園可套種綠肥,以保持水土。定植後2 個月開始施稀薄水肥, 在樹盤處淋施6%~10%腐熟糞水, 避免在樹盤內施肥,防止產生肥害。定植後第2 年開始混合施用有機肥和化肥, 每株施有機肥15 kg, 在春季和秋季分2次施下; 化肥以複合肥為主, 每次施25~50 kg/株, 每次放梢前和新梢自剪後在樹冠滴水線處挖淺坑(或淺溝)施下。結果樹每年施肥次數不少於4 次,基肥佔年施肥量的60%~70%。

2.4 整形修剪

紅馬敘葡萄柚在幼樹高40~60 cm 時定幹, 以促進其分枝[6], 選留3~4 個不同方向的主枝[7-8]。隨後每次新梢長20~25 cm 時摘心或短截。幼齡樹一般以輕剪為主, 疏剪掉外圍密枝、枯枝、病蟲枝等, 並短截少數有生長空間的徒長枝和直立枝, 以促進其萌發健壯枝梢, 擴大樹冠。修剪分夏剪和冬剪, 夏剪宜在5~7 月進行, 重點剪去徒長枝、內膛枯枝、病蟲枝和過弱的外圍細枝; 冬剪一般在採果後, 疏除病蟲枝、枯弱枝和直立枝, 適當開天窗, 促進內膛技梢生長[9]。

2.5 果實套袋

在第2 次生理座果穩定後, 噴一次農藥再進行幼果套袋, 套雙層葡萄柚專用袋(內黑外黃), 採收前15 d 撕開果袋, 以利於果實著色。果實成熟時果面光滑, 呈粉紅色、色澤豔麗。套袋顯著地改善了柚果的外觀品質, 防病蟲效果顯著。

2.6 病害防控

對紅馬敘葡萄柚的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的病害是潰瘍病, 其次是腳腐病, 未發現黃龍病。潰瘍病的防治以清除病源為主, 藥物防治為輔。發現病源後, 要立即把病葉、病枝、病果帶離果園, 集中銷燬; 其次每次放梢前、大雨及其他災害性天氣過後要及時噴施銅製劑或農用鏈黴素、春雷黴素, 注意輪換用藥, 防止產生抗藥性。全年只需噴3~5 次農藥, 主要針對蟎類和潰瘍病。腳腐病的防治要及時排水, 改善園內透光通風條件, 加強對枝梢天牛和其他樹幹害蟲的防治; 選用枳、枳橙、香橙等抗病砧木, 對已感病植株, 可用抗病砧木靠接換砧;也可刮除病斑後塗多菌靈、甲基託布津等藥劑。

2.7 蟲害防治

葡萄柚蟲害重點防治紅蜘蛛、鏽壁蝨、潛葉娥和木蝨。防治紅蜘蛛、鏽壁蝨等蟎害, 一般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1 500~2 000 倍液、螺蟎酯3 000倍液或礦物油250 倍液等噴施, 鏽壁蝨防治可結合防治炭疽病、擬脂黃斑病等病害使用500 倍液代森錳鋅噴施, 梢期蟲害可選用菊脂類、吡蟲啉、噻蟲嗪、氯蟲苯甲酰銨等藥劑噴施防治。

紅馬敘葡萄柚栽培技術及產量與效益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