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要退休金過分嗎?

老爺子8362


其實這個問題不是說過分不過分的問題,而是目前來說國家還做不到。現在的中國雖然很富有,但是要想做到全民都有退休金還是有點難的。

中國現在的城鎮化雖然發展迅速,但是農民還是佔了大部分。如果農民都有退休金了,那麼基本上全面都有退休金了。所以每年需要這麼一大筆錢,國家目前肯定是做不到的。中國的人口這麼多,現在又進入了老年化國家,老年人口已經超過了17%。兩億多人啊,比一般的國家總人口都要多很多。

不得不說農民的貢獻確實很偉大,在幾十年前的時候,種糧食為國家納稅交糧,現在雖然種地的人少了,但是最近二三十年中國城市的發展,主要還是依靠農民工。可以看到現在城市的高樓大廈都是這些生活在最底層的農民工一磚一瓦建立起來的。他們一輩子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坐個公交車還怕把作為弄髒了,都不敢坐。正是這樣的一群人,使的中國快速的發展。

現在可以看到上一輩的農民工已經要開始推出舞臺了,年紀大了,現在的農民工基本上都是四五十歲的了,面對如此高強度的工作很多人已經開始吃不消了。現在回農村的農民工越來越多了。

很多人都要為自己的老年生活考慮了。這個時候很多人都在呼籲給這些農民工發放退休金。

現在農村的養老金制度已經慢慢完善了,農村人一年一年能領到一些養老金了,但是退休金的話估計是很難的,其實只要國家把養老金再提高一些,對於農村人也就滿足了,現在農村的養老金確實有點太少了,一年就只有幾百塊,一個月也就幾十塊錢的養老金如今這個社會,生存都比較難的。

國家也不是說不想給農民退休金,首先資金肯定沒有這麼多,其次就是很難實施,如果是農民要退休金,那麼基本上就是全民了。如果只是給農民的話,那麼這個怎麼統計呢?是按照戶口,還是按照在農村種地的來統計,都很難實現。而且畢竟農民工和那些在國家單位上班的是不一樣的。大家想想就知道了。

但是還是希望有那麼一天能夠全民都有退休金拿,老年人再也不用為養老發愁了。


張家界小伍


農民要退休金怎麼會是過分呢?那是應該,是一種社會的回報。

殊不知,在農村集體化的時候,農民可都是為生產隊裡出集體工的,建魚塘修公路,修水庫築堤壩,改土造田,沒日沒夜一,流盡了汗水。每天都是記工分,月底累計,年底核算。生產隊收的糧食,先交上政府下達的公、購糧,“三超”糧外,再按人口和勞動力工分比例分配各戶的口糧。事實上分給農民的小麥、玉米、高梁、穀類及土豆等蔬菜,往往會因為人多,勞力少,根本不能滿足一年的生活需求。農民吃不飽肚子是常有的事。



生產承包制後,雖說農民種地自負盈虧,還有自主權,每年還是將上好的糧食交了公糧、購糧,就是遇到自然災害,糧食減產了,農民卻不會落下上交給國家的。自己寧願吃點粗糧,喝點稀粥,也無怨無恨。因為他們知道,有了黨的好政策,才是他們有了對土地的獨立經營權。


勿庸置疑,那些曾經參加過農業生產勞動,為國家納過糧繳過稅的人,就應該是現在迫切需要發放“退休金”的人。也許有很多人都把“養老金”當成了“退休金”。其實啊,退休金和養老金是兩碼事。我們都知道,每年自己交上100元或200元,參加了新農保,就有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金額,統稱養老金;而退休金就像國家工人和幹部,不用個人繳錢,到退休年齡,每月仍由曾工作過的單位按比例發工資。

這麼說來,農民果真有了“退休”的那一天,也應該是自己曾經勞動過,繳糧納稅的國家發“工資”呀!幾億農民,國家負擔得起嗎?無償承包著集體土地,還有糧食及農資補貼,再給錢,可能嗎?

不過,農民可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因為有了他們的勞動和付出,才是我國經濟、社會等得到了長足發展。農民只是一種職業,也應該享受國家發放的退休金待遇。這樣,既解決了農民的後顧之憂,又彰顯了國家的公平性和對農民的重視。現在農村已進入老齡化,人口基數大,是個系統工程,沒有強大的經濟是實現不了的。相信黨和政府,在不斷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農民拿到退休金的願望,只是時間的問題吧。


為生活而提神


農民要退休金過分嗎?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7907292316297813856, "vid": "5f942cb36df9407cbbe926dbbc7efa6b\

社保分析師


首先,目前我們國家農民是沒有退休金的。

第一 因為農民以土地為生 土地不會退休 所以農民沒有退休金

第二 農民不是職業。


那麼農民要退休金當然是不過分。國家也應該進步農民的退休金標準。

農民是都可以參與咱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抵達60歲之後每月按規矩收取養老金。

根據人社部有關規矩,從2018年1月1日起要求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最低標準由70元上調至88元,調整後,全國平均水平達到了130元左右。

這種養老金水平是非常低的,底子滿缺少不了日子需求。

現在農民養老一方面要靠兒女養老,另一方面要靠土地和村集體經濟養老。的確有一些區域的對失地農民展開各種養老補助方針,讓他們老有所養,退休待遇仍是比每月一百多元要高的。


奔忙的男人


90年代前可能大部份家庭連吃飯都成問題,也沒有少交黃糧國稅,現在老了,做不動了,就不應該領點生活費呢?請問你們上班沒有領工資嗎?你們上一天班就有一天的資,農民在農田做一天又誰要。


9517772193


對於這樣的問題,不能拿過分來恆量退休金。農民是國家的子民,沒有過分不過分之說,從我的親身經歷說起:我只記得在1977年,我正在上初中,當年才17歲,一聲令下初中全部停裸,由老師帶隊,支援國家建設。進入河流分洪工地。


為了防止防洪期,學生吃住工地,從河低用架子車,一車一車向上啦土。場面壯觀,倒處是紅旗召展。苦幹一個多月,河道順利疏通。國家沒有給我們工資,我們怎麼交五險一金。

特別在哪幾年,我們是社會主義接班人,社員交公糧,用的工具提了,也是架子車,為了幫助農民伯伯能交上公糧。我們這些學生帶上拍的玉米麵饃,給交糧老人推車,餓了吃點饃,渴了就用桶在井裡打上來點水喝。農民伯伯的笑臉就是早一點交上公糧,交的公糧從來沒給過一分錢。怎麼去交五險一金。當時我們的思想是崇高的。作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到老了,真沒想到一分錢能逼死英雄漢,我們以經快六十歲了。有病了沒錢進醫院。想到處走走,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沒有錢寸步難行。


至於說農民要退休金過不過分,讓世人來點評。


農村農民萬歲


工人為國家、集體做工到老了享受退休金,農民種地也不是全為自己,更何況很多農民也為集體種過地,享受退休金也是應該的。


我年輕時上山下鄉,到農村插隊落戶,對農民並不陌生。1975年農村還實行人民公社制,農民都是為生產隊幹活掙工分,跟工人為工廠做工掙工資性質是一樣的,只不過農村生活更艱苦。

我在鄉下一年後,社員們推薦我當生產隊記工員,當時在村頭山坡上召開社員大會,我在那裡任職記工員表決心時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農村艱苦的勞動,艱難的生活現在人無法想象,割麥鋤地,挑水拉糞,鬥酷暑,頂嚴寒,戰天鬥地,從年頭忙到年尾,一個整勞力全年工分分紅僅得幾塊錢。在兩年多同農民朝夂相處的日子,令我深深感到農民最親,農民最窮、農民最可憐!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我作為昔日的下鄉知青成了現在的企業退休員工,令我欣慰的是下鄉兩年按國家規定算企業工齡,令我惋惜的是在農村兩年裡並肩戰鬥的農民朋友享受不到這種工齡待遇。改革的成果全民共享,真的希望有朝一日農民同工人一樣享受退休金。


千山車神


你母親把奶給你吃了,把糧食給你吃了,自己吃樹皮,自己吃野菜,你母親老了,幹不動了,你也長大了,能賺錢了,看到母親沒飯吃,你忍心看養活你的母親捱餓?是誰把糧食給你們吃的,你們吃的糧食是農民血汗換來的。


手機用戶會飛的獅子


農民要養老金是正確的,現60歲了打工沒人用你,生活沒有作落,3,4,50後出生的人勞作一輩子都沒錢交社保,只交了分文不取的公糧,不要工資的國家建設勞力,老了國家應給於現行基本生活保障600元左右的生活費。


手機用戶52071636307


有工作者上班也是為了生活。收入主要得工資收入也是為了生活。農民的收入太低。靠農村土地的收入低。所以應該考慮一下農民應該拿到工人退休工工資的三分之一。也就可以生活了。大家討論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