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摆渡人赵子惠:用心守护每一个灵魂

生命的摆渡人赵子惠:用心守护每一个灵魂

穿着一套得体的西装外套,手捧骨灰盒,赵子惠将逝者亲人那里拿来的骨灰盒温柔地存放在骨灰堂里,三鞠躬后回到宿舍,她的宿舍就在骨灰堂的楼上,与骨灰堂只有咫尺之遥。赵子惠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守护着还没有下葬前的几百个骨灰盒,脸上还总是洋溢着微笑。

赵子惠今年25岁,是天合陵园一名普通的殡葬售墓工作者,弃护士的职业,主动选择加入了殡葬行业,为逝者送行。这个如花的年龄,她在这行一干就是二年。

“很少有人愿意做我们这行,但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赵子惠的语气里透着几分委屈和无奈,但她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却很高。

守护逝者 24小时待命凌晨下葬成常态

生命的摆渡人赵子惠:用心守护每一个灵魂

“我每天要擦拭、检查骨灰盒,看看有没有落灰,是否破损。”赵子惠称,死一般的寂静是骨灰堂独有的氛围,起初对值班守护骨灰盒有些畏惧,特别是在刮风下雨的天气,窗外风声呼呼作响,屋里黑乎乎一片,让人不免害怕。但恐惧归恐惧,时间长了,胆儿就练出来了,每天游走在几百个骨灰盒中间,看着上面一张张不同年龄的相片,让她感到更多的是心伤。

生命的摆渡人赵子惠:用心守护每一个灵魂

赵子惠说:“安全是骨灰堂的第一要务,我看护的不是没有价值的一捧骨灰,而是一份责任和家属的重托,用心守护每一个灵魂是我的工作准则。”

生命的摆渡人赵子惠:用心守护每一个灵魂

在陵园,赵子惠主要负责墓地的销售工作,繁重的殡葬服务工作要求24小时待命,几乎365天不休息。自上班以来,赵子惠的生活里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节假日这个词,无论五一、十一还是春节。

每到重大祭祀节日,往往也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她一会儿忙着接待客户、介绍墓型、审验骨灰寄存证件、办理手续、签订合同,一会儿又要帮助家属存取骨灰,见到年长的逝者家属,赵子惠还要上前两步搀扶、安慰,帮忙拿祭奠品,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忙完一个客户平均一趟下来,至少要花上两三个小时。

凌晨起床上班成了赵子惠工作的常态。赵子惠称,“我第一次值夜班时,客户要求按道士计算的时间二三点下葬,上去时还是有点恐怖”,不过凌晨下葬的次数多了,渐渐地也习惯了这里。”平日里她总爱在墓区走走,在她看来,整个陵园环境就像一个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新式的墓碑墓型不再让她感到恐惧,每一座墓碑,承载着亲属对逝者的哀思,还承载着她的责任和担当。

注重细节 微笑服务让逝者家属感到温暖

生命的摆渡人赵子惠:用心守护每一个灵魂

最开始接触殡葬服务那会儿,赵子惠还是非常紧张,殡葬服务还是有点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不过时间久了,接触的人多了,她也变得活跃和放松,在工作中总是微笑迎接每一位客户。

生命的摆渡人赵子惠:用心守护每一个灵魂

去年,一位老人为自己买了寿墓,在他选墓位的时候赵子惠一路搀扶着,细心的讲解,待选完墓地还递上一杯水,和他开心地拉家常。和这位客户签完合同后,老人会心地对她说:“这里以后就是我的家了!”

很多客户是带着哀伤的心来到这里,赵子惠的工作并不是能够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但赵子惠特别注意与客户打交道的每个细节,抚慰他们的心灵,做到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慰藉。

一次卖墓的时候,看见一个客户哭得伤心欲绝,上前劝导良久,才得知是曾经深爱的人突然离世,那一刻她也觉得挺难受,就和客户聊天来缓解心情,还帮他处理善后事宜,客户感觉自己爱的人仿佛就在身边依然很幸福,赵子惠让客户在悲伤中看到了希望,对生命仍然热爱。

神圣职责 余生甘做生命最后的摆渡人

经历过人生多种悲欢离合,目暏过一幕幕悲痛的场面,听到过诸多人谈论她的工作晦气,但她并没有像别人猜测的那样变得麻木,甚至放弃工作。

相反地,她每天不到6点起床,坐2个多小时的班车到陵园上班也不嫌累。小到树的栽种,大到碑文的篆刻,她都会参与。不懂的风水学,她还跑到书店买来自学。

在赵子惠看来,她接受了这个行业,就必须全身心投入工作。作为生命最后的摆渡人,能为逝者有尊严,安详的离去,让生者的心灵得到慰藉,她的工作挺有神圣感的,也挺光荣的。

赵子惠说,陵园就是人生的后花园,谁都避免不了走向那一天,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她到这里本来就是为逝者服务的。如今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社会消除对殡葬服务这个行业的不理解和偏见,有人觉得在陵园这种地方工作不吉利,我们的工作其实和其他工作差不多,都是服务行业。这里早就摈弃了黑暗诡异的葬礼基调和鬼神之说,她的工作是抚慰亲人的悲痛,再照顾好“住”在这里的往生者而已。“如果可以的话,我会一直把它干下去,一直到我干不动的那一天。”

(吴光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