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姜娃(民間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位於現在的山東省有個叫宏源縣的地方,那裡有個叫張莊的小村子,稀稀落落住著百八十戶人家。村子裡有個張老漢,自幼父母雙亡,家境貧寒,四十多歲也未娶妻,每天靠種幾畝薄田度日,餬口下。菜園裡種了幾畝生薑,秋天賣掉換點錢僅夠添置幾件衣物和日用品。老漢勤勞肯幹,日日勞作,可是地少田薄,日子還是過得特別清苦。

那年秋後,張老漢挑著兩筐生薑去幾十裡外的縣城賣,走著走著,剛出村四五里地,突然一隻筐破了個洞,一塊姜滾落出來,老漢趕緊放下扁擔,把筐裡的東西倒在地上打算補筐,瞅瞅那個巴掌大的洞,幸好洞在側面還不太大,可以想個辦法補救補救,於是從樹上薅下幾根柳條用隨身帶的小刀削去枝杈,打算編個簡易的小網墊在窟窿上臨時將就一下,只要姜塊漏不出去,好快點趕路。這一著急削著削著不小心就削破了指頭,一寸長的口子霎時就淌了一灘血,老漢趕緊從褲腿邊上撕下一條布把傷口包紮住才止住了血。一小灘鮮紅的血浸在土裡,張老漢好不心疼,咳!補個破筐害我流了這麼多血,於是把浸血的泥土團了又團,成個黑紅色的泥球,索性直接捏了個小人兒,又給他捏出了五官和四肢,活靈活現煞是可愛,想起還要趕路去賣姜呢,別耽誤了我的正事,就起身一抬頭,見大樹一人多高的位置正好有個小樹洞,就順手把小人兒放樹洞裡了,又撕了一小塊兒姜皮填小人兒嘴裡了。之後張老漢每次進縣城賣姜都忍不住在樹洞前停下來,把小泥人取出來端詳一會兒,臨了還不忘給小泥人兒嘴裡填一小點姜。

一晃三年過去了,近日常聽村裡的老老小小緊張地議論村裡鬧“鬼”了。一到晚上,村邊的人家都不敢出門,夜裡起夜去茅廁時總聽見一個小男孩兒的叫喊聲“好辣啊,好辣啊!”。張老漢向來膽子大不信這些,好奇心驅使他特意在夜裡去探個究竟。出了村子還沒見有什麼動靜,不知不覺又走到藏小人兒的樹下,近一年生薑收成不好,張老漢也沒怎麼進城險些忘了這個小人兒了。話說這個小人兒,在這一千個日日夜夜裡,吸收天地日月之精華,承接冰霜寒露的洗禮,竟然長成個會說會跑的小人兒,只是皮膚竟和生薑表皮一模一樣。張老漢喜出望外,年近半百了,沒錢娶妻生子,老天竟送來了個活靈活現的小娃娃給自己!小娃娃直喊:“爹爹,我是你的孩兒啊,求你把我帶回家吧,我要好好報答您。”

張老漢把小泥人兒帶回家擺在桌上,白天他還是個小泥娃娃的樣子像個工藝品,到了夜晚,他才跳下地,裡裡外外幫張老漢做著家務:做飯、洗衣服、收拾屋子、打理園子……老漢高興地給他起個名字叫姜娃。自從家裡多了這個小人兒,老漢的家才像個家樣了,也有了生氣,張老漢的作息也改成早早睡覺夜裡起來,好和姜娃多說說話。鄉親們還挺奇怪,村裡再沒鬧過“鬼”,倒是張老漢早早就睡覺了,屋裡屋外收拾得特別乾淨,夜裡附近鄰居還常常聽到他家有說笑聲,問他,他向來閉口不談,就打趣說是自己好說夢話。這樣又過了三五年,張老漢雖然生活起居有人照顧了,可是田裡地裡的收成始終老樣子,日子還是很苦,趕上不好年景,只能靠稀粥度日,張老漢時常愁眉緊鎖,悶頭抽著旱菸,姜娃說:“爹爹,你別愁,我來想辦法。”

又一年春天來了,雨水剛過驚蟄還沒到,正是種植姜的好時節,張老漢把留作種子的姜塊種下。忙完菜園又忙地裡的活計,很是辛苦,是夜睡得很沉,沒注意姜娃的動靜,第二天早起鍋灶冰冷,一看桌子上也不見了姜娃,只是一天沒見,張老漢也沒多想,興許是出去玩了。可是一連幾夜,張老漢眼睛不眨地,茶不思飯不想地坐在炕上,盼望著姜娃的出現,奇怪的是連姜娃的影子都沒見到。村外那個樹洞老漢也去找了多次,還是失望而歸。張老漢每天忙完活計,就更多地悶頭抽旱菸,他想姜娃啊!

一場春雨過後,一日張老漢一早就進了菜園子,驚奇地發現一株生薑苗很奇怪,格外鬱鬱蔥蔥不說,一尺多高的生薑苗從根部竄出一根花柱,真是太奇怪了,種了半輩子姜,還沒見過生薑開花呢,村子裡的相親們聽說也來看熱鬧。隨著姜苗主幹長高,花柱也在越長越高。七月的時候,生薑苗長到一米高,在花柱上長出特別好看的花冠,那花的形狀酷似松樹果,高有30到40公分,花莖直立,由重疊的苞片組成,苞片的邊緣是綠色的,每個苞片都包著一個單生的粉紅色小花,花瓣呈粉紅色。在翠綠的姜葉襯托下顯得格外耀眼,而且還散發出一股股濃烈的生薑味道,樣子很像“松果花”。村裡歲數最大的張婆婆說:“老天啊,我活了八十多歲,頭一遭看到生薑開花,還開得這麼好看,真是奇了!”

立秋後該採收新姜了,新姜肥嫩,適於鮮食。張老漢又開始高興地去縣城賣鮮姜。霜降前後該收老薑了,特意想著把這一棵奇特的開花的姜留種用,於是格外小心地把它從土中起出來,生怕碰到根。嗬!姜塊兒又大又肥壯,足有普通的姜好幾倍大,而且皮色黃亮,肉質肥厚,只是那形狀奇特,竟和小姜娃一模一樣啊!張老漢一下子明白了,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姜娃啊!他竟然捨身給我做了姜的種子啊!老漢老淚縱橫,既然這樣,我的好姜娃,我就隨了你的心願,來年我會把你再種到土下。結果第二年用姜娃培植的一園子生薑,長勢異常好,秋天大豐收,張老漢一年下來賣姜的錢加上地裡的收成,可以頓頓吃上米麵了,不用喝粥充飢了,也可多添置幾件新衣服了。

從此以後,張老漢的姜園一年年在擴大,收成也一年比一年好。善良的張老漢又把自己的優良姜種分出一些給村裡那些窮苦的相親們,大家靠這些姜種種出的生薑都足以豐衣足食了。

直到今天,山東省成了我國生薑的主產地,在這裡你隨便問問這裡的農民:為什麼這裡的生薑長得這麼好,上到八十歲的老翁,下到五歲的孩童,他們都會饒有興味地給你講上這麼一段神奇的關於姜娃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