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弹发射失败,坠地后炸出30米大坑!总师:将我埋在这里!

说起中国航天,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钱老,这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中国导弹发射失败,坠地后炸出30米大坑!总师:将我埋在这里!

​我国的导弹事业是从全面仿制苏联的P-2导弹开始的,从第一代“东风”导弹起步,至今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在这段时间里,“东风”导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也留下了不少失败的记忆。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苏联专家撤走后的第83天,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射程600公里的近程导弹“东风一号”腾空而起,准确命中目标。根据毛主席的名言“东风压倒西风”,“东风”成为中国地地导弹系列的代号。

中国导弹发射失败,坠地后炸出30米大坑!总师:将我埋在这里!

紧接着中程导弹东风二号也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当时国防部五院确定了东风二号中程导弹设计要在P-2导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思路。其主要改进是:提高发动机推力和比冲;液氧箱改为单层结构;尾段由收敛锥形改成圆柱形的铝合金结构。导弹全长20.9米,最大直径1.65米,尾部装有4个三角形尾翼,起飞重量29.8吨,发动机推力45.5吨,射程定为1200公里。

中国导弹发射失败,坠地后炸出30米大坑!总师:将我埋在这里!

​1962年3月,首枚“东风二号”导弹运抵发射场,进行发射前的各项测试,一切似乎进展得非常顺利,3月21日,东风二号导弹进行首次飞行试验,可是就在发射几秒钟后,导弹开始出现了较大的摆动和滚动,不久发动机起火21秒时导弹失控;69秒后,东风二号导弹突然坠毁在发射场上,炸点离发射台只有68米,炸出了一个直径约30米的大坑。 现场上好多人都哭了。东风2号导弹总师林津甚至流着泪说:“这个坑是我的,我准备埋在这里。” 聂荣臻元帅得知这一消息后,安慰大家说:“既然是科学试验,总会有成功,有失败,成功了,功劳是你们的,失败了,责任由我来负。”

中国导弹发射失败,坠地后炸出30米大坑!总师:将我埋在这里!

随后由钱老领头,带领着科研人员在天寒地冻的大漠之中,花了2~3天的时间去捡残骸、碎片,每一个人都认领了自己负责的产品碎片和残骸,各分系统研究室也把技术人员召集起来,组成了故障分析小组,认真查找自己负责产品的故障。 经过反复研究查找,故障原因终于逐渐明晰。首先在工程技术上,对导弹系统的自行设计规律没有完全掌握,在仿制中没有吃透和消化近程导弹所采用的每个技术方案和要求,地面试验不充分,缺乏科学的质量检验标准。 其次,在科研管理上,没有建立技术负责制,没有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和制度。 广告 查看详情 最后,在思想作风上,急于求成,对地面工作重视不够,困难预计不足,对产品缺陷和隐患没有有力措施坚决消除。 通过细致的分析,科学家们很快找到了导弹存在的问题,一个是横向弹性振动问题,一个是发动机存在一些管道上设计薄弱环节。因为这次失误,“把故障消灭在地面”自此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准则。 随后仅在1962年5月~6月就召开了9次故障分析会议,提出了动力装置的可靠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弹体的强度及增加安全自毁装置等设计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确定了将仪器舱移到酒精箱与液氧箱之间;液氧箱改用强度更高的材料;动力装置提高强度和可靠性;发动机推力定为40.5吨,射程为960公里。在经过17项大型地面试验,和105次发动机试车的考验之后。

中国导弹发射失败,坠地后炸出30米大坑!总师:将我埋在这里!

​1964年6月29日,修改设计后的东风二号导弹第二次试飞获得成功,10月16日 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就在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预言:中国是“有弹没枪”五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时,1966年10月26日,原子弹和东风二号导弹正式实施对接,10分钟后,核弹头在靶心上空预定高度爆炸。罗布泊的巨响又一次震惊了世界!自此,东风二号导弹作为一种实战武器开始装备部队。 后续版本的东风-2A最大射程1300至1500公里。可携带1500公斤高爆弹头,或1枚1290公斤的威力为2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 中国的东风导弹家族也越来越强大,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赵九章等一大批“两弹元勋”们,为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的执着与担当同样值得今天的我们追思与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