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慈悲收服紅孩兒,爲何要在他頭上剃個「泰山壓頂」?

觀音菩薩慈悲收服紅孩兒,為何要在他頭上剃個“泰山壓頂”?

在齊天大聖孫悟空的西天路上降妖除魔過程中,紅孩兒是個讓他十分頭痛的對手。

聖嬰大王紅孩兒厲害,並未遺傳其父親牛魔王的蠻勁兒和硬勁兒,而是他鮮有的巧勁兒。

這個“巧”,就是他深諳五行之道,學會了“三昧真火”的真功夫。

孫大聖不怕水、不怕火,在與紅孩兒一番打鬥後,卻被燒的差些死去活來,因此對這個叫做“三昧”的真火,著實的害怕。

直到孫悟空找到了南海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一方面請木吒前往天庭借天罡刀,一方面又用水淨瓶灌注了三江五湖、八海四瀆之水……


觀音菩薩慈悲收服紅孩兒,為何要在他頭上剃個“泰山壓頂”?


“源易緣”注意到,觀音菩薩收服紅孩兒,用天罡刀化成蓮花寶座,紅孩兒不知是計坐到蓮花臺上玩耍。

菩薩用法力將天罡刀都變做了倒須鉤兒,將紅孩兒的兩腿穿通,皮腚肉開。

紅孩兒好漢不吃眼前虧,見狀不妙,痛苦中向菩薩求告,並表示自己有眼無珠,再不敢恃惡,願受戒行,願入法門。

觀音菩薩慈悲心起,對紅孩兒說,既如此,我就與你摩頂受戒。

然後,菩薩從袖中拿出一把金剃頭刀兒上前,將紅孩兒的頭上剃作一個“太山壓頂”,同時還給他留下3個頂搭,挽起3個窩角揪兒。


觀音菩薩慈悲收服紅孩兒,為何要在他頭上剃個“泰山壓頂”?


如果您想知道,菩薩為紅孩兒剃度後,這位善財童子的模樣,可以看《西遊記》版,也可以在寺廟等廟宇內觀察紅孩兒的可愛樣子。

那麼,觀音菩薩為何要在紅孩兒的頭部特意剃成一個“泰山壓頂”呢?菩薩這樣做又有何深意?

“源易緣”留心發現,《西遊記》原著中,是稱作“太山”,並非泰山。

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等五座名山,稱做“五嶽”。其中,泰山位於東方,又稱“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

相傳,泰山神生掌人的生死,因此就有“泰山安,則天下安”的說法。


觀音菩薩慈悲收服紅孩兒,為何要在他頭上剃個“泰山壓頂”?


中國的漢字成語中,也有“泰山壓頂”的詞語,指泰山壓在頂上,比喻一種強大的氣勢,壓在一個人的頭頂上。

顯而易見,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是想通過剃度成“泰山壓頂”,告誡紅孩兒要有敬畏心,要潛心修行,要常思自己以往之過,且勿再生雜念。

紅孩兒是否理解了觀音菩薩的一番良苦用心了呢?

看《西遊記》原著我們發現,紅孩兒當時確實心是口非的,並非真心皈依佛門。

他看到菩薩退去天罡刀,並物歸託塔李天王后,又見自己身軀不損,便又露出了自己的野性。


觀音菩薩慈悲收服紅孩兒,為何要在他頭上剃個“泰山壓頂”?


就在紅孩兒拿槍無禮向觀音菩薩刺來之際,菩薩從袖中只取出一個金箍兒,一幌就將變作5個箍兒,分別套在了他的左右手腳和頭頂上。

觀音菩薩只消默默一念咒語,紅孩兒便痛得搓耳揉肋,地上抱團打滾。

至今,紅孩兒還留下一個“觀音扭”,常見他雙手合掌於胸,再也不能鬆開。

有時,往往就是這樣,別人好心留了個餘地,偏偏自己把事做絕了!

就此話題,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見,歡迎留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