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燃燒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버닝

《燃燒》的故事架構是從兩篇短篇小說改編而來。故事主線是村上春樹的《燒倉房》,導演李滄東在塑造人物時,還借鑑了福克納的《燒馬棚》來豐富人物形象。

先來說《燒倉房》。

原作是村上春樹1984年出版的短篇集《螢,燒倉房及其他》(中文簡體版《螢》)中的一篇,非常短,大概十來分鐘就能看完。

故事裡只有三個人,“我”,“我”的熟人她,她在非洲認識的男友。

《燃燒》稍微做了一點改編。

快遞小哥鍾秀(劉亞仁 飾)送貨時,偶遇童年鄰居,推銷員海美(全鍾瑞 飾)。

喝了一通大酒,青梅竹馬相認後,海美說自己要去非洲旅行一趟,請鍾秀幫她照顧家裡的貓咪。

因老爸惹上官司準備回坡州老家(距離首爾40公里)的鐘秀答應下來,兩人順勢滾了一發床單,海美拎包就走了。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從此,鍾秀過上了隔三差五,從鄉下回首爾喂貓的生活,順便成了聞著房間裡海美殘留的味道、對著海美的相片自己動手的……呃,手藝人。

海美突然回首爾那天,還帶回了在非洲機場偶遇的歐巴,Ben。

關於Ben的一切,鍾秀只知道他很有錢,不用上班。

直到入冬後的某個夜晚,Ben跟跟鍾秀分享了自己的小秘密,或者說癖好——

燒塑料大棚

在韓國,塑料大棚真的很多

既沒有用,看著又心煩的亂七八糟的塑料大棚

它們就好像在等著我去燒掉

然後我看著燃燒的塑料大棚

感受到喜悅

就會從這裡(胸腔)

感受到類似貝斯的低沉轟鳴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Ben說這次來鍾秀家,就是來踩點,找廢棄塑料大棚的。

他很肯定,自己已經找到了沒用的塑料大棚。

之後,就像Ben在鍾秀“腦袋裡輸入燒塑料大棚這一圖像,之後像給自行車打氣一樣迅速膨脹”。

鍾秀每天瘋狂地尋找塑料大棚燃燒後的殘骸。

而海美,失蹤了。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村上的原作很短,就在“Ben”燒完塑料大棚(原作是日本常見的木製倉房)後,以三段迅速結尾。

她消失了。

每天早上我仍在5處倉房前跑步。我家周圍的倉房依然一個也沒被燒掉。也沒聽說哪裡倉房給燒了。又一個12月轉來,冬鳥從頭頂掠過。我的年齡繼續遞增。

夜色昏黑中,我不時考慮將被燒燬的倉房。

“鍾秀”漸漸忘了燒塑料大棚的事,也漸漸忘了“海美”。

為什麼說把村上春樹的原著拍成電影很難?從1980年的《且聽風吟》開始,改編自村上小說的所有電影,有一部算一部,全都撲了街。

就是因為村上的小說比起故事邏輯,更側重描寫內心世界的“孤獨感”。

因此情節、結構都非常鬆散,就跟《燒倉房》似的,說停就停了,停得隨心所欲。

“孤獨感”本來就難拍,再加上情節又不太連貫,怎麼搞?

以往的改編電影,從大森一樹的《且聽風吟》開始,統統選用了第一人稱的旁白,讓“我”在畫外嘚吧嘚,把劇情串起來。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且聽風吟》,沒錯,右邊是後來《深夜食堂》的小林薰

劇情是連貫了,只不過旁白一出來,段位就低了。

你想啊,一個整天滿世界嚷嚷自己“孤獨”的人,他一定不孤獨,還有點做作。

但同樣是作家出身的李滄東,將村上春樹的文字轉譯成影像的方式,段位就高太多。

孤獨感。

不用旁白,而是直接用大面積死寂冰涼的藍色調,烘托鍾秀的孤獨。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情節鬆散。

李滄東順著村上春樹的思路,把他沒有細寫的情節補充了出來,這也是《燃燒》最重頭的戲——

海美的消失,跟Ben燒塑料大棚的行為,有什麼聯繫?

都知道村上春樹酷愛用比喻,而且經常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他寫“清潔”,會說“清潔得如同一口新出廠的棺木”。

鬼知道新出廠的棺木啥樣啊!

總之,燒塑料大棚一定也是個比喻。

我們重新梳理下這個我愛她、她愛他、他卻不愛她的爛俗三角戀關係。

他們認識的第一場戲,是鍾秀開著家裡的破卡車去機場接海美和Ben,然後去吃飯,席間Ben的朋友送來了他的車鑰匙。

飯後鐘秀準備送他們回家,瞥了一眼路邊的保時捷,準備走去前面開自己卡車,然而……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嗯,車是Ben的。

他們根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就像破卡車和保時捷,就像鍾秀的破爛農舍、海美的逼仄出租屋和Ben的江南區高級公寓,就像兩個土名和一個洋名,放在一起怎麼看怎麼不搭。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這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影片中多次提及。

Ben帶鍾秀和海美去參加自己圈子的聚會。

朋友們見到鍾秀第一眼就是嗤笑;海美跳起在非洲學的舞蹈,朋友們也是一臉的“什麼鬼”。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Ben呢?乾脆打起了哈欠。被鍾秀髮現,才趕緊換上禮貌的圍笑。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Ben從心底壓根就看不上鍾秀和海美,跟他們交往,就是為了……

燒塑料大棚

Ben燒完塑料大棚,發生了什麼?

海美失蹤,鍾秀在Ben的公寓找到了海美的貓咪、鍾秀送海美的手錶。

不用再說了。

小說里語焉不詳的“燒倉房(大棚)”,在李滄東手裡清晰地指向了——“殺人”。

沒用的塑料大棚 = 沒人關心死活的人

Ben所謂的來鍾秀家踩點,確認那個大棚是廢棄的,就是最後確認鍾秀是不是在意海美。

然而很遺憾,海美在夕陽下,不由自主的舞蹈(就是很多人拿來當噱頭的那段極美的裸舞)……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裸舞徹底激怒了鍾秀。

海美準備上Ben的保時捷離開時,鍾秀洩憤似的說:

你怎麼能這麼輕易地在男人面前脫衣服

只有婊子才會這樣脫衣服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不巧,這句話被Ben聽見了。

他們臨走前,鍾秀補了句:我以後要好好關注塑料大棚了。

Ben笑了:隨便你,就在很近的地方呦。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李滄東不僅把村上春樹的故事補齊了細節,還通過借鑑《燒馬棚》裡睚眥必報、脾氣火爆的角色,給村上春樹突然中斷的故事加上了結尾。

肉叔就不劇透這個暴烈燃燒的結尾了。

接著說它為什麼跟金棕櫚失之交臂。

《燃燒》的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甚至它們是相通的。

跟很多創作者不一樣,李滄東有過從政經歷:2003年,在韓國文藝界的推薦下,李滄東入組政府內閣,成為韓國文化觀光部長官。

李滄東保持了傳統東亞文人憂國憂民的傳統,要不也不會那麼多人舉薦他當部長。

《燃燒》裡,李滄東又憂上了。

他不僅直白地展示了鍾秀海美們跟Ben天差地別的生活。還借用鍾秀的口,說出了韓國年輕人的困惑:

怎麼樣才能在他那個年紀活成這樣呢?

悠閒地去旅行,開著保時捷

住著江南豪宅,在廚房煮意麵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海美說:不知道啊,或許他小時候也這麼有錢吧

作為懸疑電影,李滄東沒去處理誰死誰活的謎題,甚至海美的死活也只有線索,沒有明示。

它的著力點更現實,更社會——

鍾秀和海美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拼了命的扛包送貨、跳舞賣唱,永遠也拼不到Ben那麼有錢。

他們頭頂透明的天花板,怎麼就那麼牢不可破。

Ben天天唸叨的“同時存在”。

真實的荒誕就在於,貧窮和富有,是兩個同時存在、沒有交集的世界。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作家出身的李滄東,在電影裡跟村上春樹一樣用了大量比喻,用矛盾到匪夷所思的情節,來比喻矛盾到匪夷所思的荒誕。

看電影時,你經常會陷入一種混沌狀態:靠,到底哪個是真的?

比如鍾秀送給海美的腕錶,在Ben燒完塑料大棚後,又出現了兩次。

一次出現在海美的同事手上,一次出現在Ben的“戰利品櫃”。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哪個是真的?

同樣矛盾的情節,還有海美口中的井、海美養的貓。

海美說小時候認識鍾秀,就是因為掉進井中被鍾秀救起。

而海美失蹤後,她媽媽否認了這口井的存在,鍾秀的媽媽卻肯定地說的確有這口井,緊接著村裡的里長(村長)又說那裡從來都沒有井。

哪個是真的?

海美在非洲時,鍾秀幫海美照顧她的貓“鍋爐”,儘管他從沒見過鍋爐,但關門關窗的公寓裡,貓糧的確少了,貓砂盆裡的屎也的確多了。

但海美失蹤後,公寓管理員又很肯定地說公寓禁止養寵物不會有貓,而鍾秀又的確在Ben家見到了這隻叫鍋爐的貓。

哪個是真的?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這種充滿矛盾的情節,說實話,對普通觀眾的確不友善。

豆瓣上就有不少人給了一星兩星。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如果這是哲學層面的探討,那麼它過於淺陋低級;如果這是借懸疑嫁接階級矛盾,那麼它又錯漏百出。把這樣的電影奉為神作,和把病句等同於詩句差不多意思。媚雅比媚俗更加噁心。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這樣的評價,肉叔同意,也不同意。

電影嘛,大眾的評價本身就是電影藝術的一部分,只要讓人看得發懵、看得想快進、看得只想給差評……

那差評就是合理的,拿不到金棕櫚也是合理的,更符合大眾審美的《小偷家族》拿金棕櫚也是合理的。

但如果像這位網友,將《燃燒》故意設置得如此明顯的矛盾,總結成“錯漏”,那就過於簡單粗暴了。

畢竟再多想一下,所謂的“錯漏”也挺合理。

就像Ben說的,它們未嘗不可“同時存在”。

並且與淺陋低級相反,《燃燒》對階級矛盾的刻畫,就是最電影的那種高級。

鍾秀和海美剛重逢時,海美表演“吃橘子”的啞劇。

真正重要的是你要渴望吃橘子

這樣口腔裡會自然分泌口水

會真的覺得好吃

影評人史上最高分,有人只看到了裸體,有人看出了是一部神作!

他們只能假想,不能真得。

看那些裸戲的時候,別光看肉體,留神李滄東的畫面。

鍾秀第一次跟海美啪啪,是在海美整天見不到太陽的出租屋,鍾秀抬頭時意外發現,一縷陽光鑽了進來。

(這裡圖就不放了,怕不能審核)

但鏡頭一搖——

那根本不是陽光,是南山觀景臺玻璃上的反射光。

窮人啊,連陽光都是假的。

說到底,《燃燒》不是一部能讓你爽到的懸疑片,所以如果你想拿來打發時間,最好避開它。

但如果靜下心來,它從頭到尾瀰漫著的各種陰森森的暗喻明喻,又絕對會讓你細思恐極。所以你說它淺陋低級?

不好意思,我不同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