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屁而高中进士——这样的运气你服不服

在中国古代影响科举的因素多多,考官喜好、政治风向、临场发挥等等,便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未必便敢保证自己一定高中,所以也兴起了一种作弊思潮。这其中有学子自己所为,也有考官出于请托、或者照顾亲朋所为。


因为一个屁而高中进士——这样的运气你服不服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温大词人就是作弊高手,不过温庭筠的爱与众不同,他喜欢帮别人作弊。温庭筠才思敏捷,抄了八次手就做了八首诗(八插手而成八韵),江湖人称温八插,他每次考试都替别人做卷,而且每次都不止一人。据《唐才子传》记载,大中五年(855年),沈询负责科举考试,温庭筠又参加了考试,主考知道他爱帮别人作弊的毛病,“特召庭筠试于帘下,恐其潜救”,因为看的太严,不能扔纸团,温庭筠就早早交卷了,一下考场一问,温庭筠说“以占授八人矣”,也就是口授了八个人,作弊水平可见一斑。


因为一个屁而高中进士——这样的运气你服不服


因为作弊之风日盛,科考制的防范制度也越来越严密,进场搜身、试卷糊名等手段也应运而生,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作弊的手段也是与时俱进。《清代之竹头木屑》就记载了一则趣闻,每次科考之前,阅卷的副考等人就要到主考家里请示,请示什么呢,就是主考有没有要照顾的人。但是因为试卷是糊名的,怎么能知道那个是主考要照顾的人呢。没关系考官有绝招呀,这个绝招就叫做“关节”,也就是由主考官给一个特定的词,副考等人在阅卷时发现这个词的话,便知道这份卷子应该照顾。

话说某年大考,副考依例到主考官家中请示“关节”,偏偏这位主考为人方正,没有请托。两人在家中茶喝了五六壶,就是没进主题。副考这个急呀,眼看着太阳落山了不知道主考是个什么意思,这时只见主考身子微微前倾,副考一见,心头暗喜终于来了,赶紧凑过去。主考脸一红,说了句“通下气也”。副考心道主考还是蛮有羞耻心的嘛,帮人作弊还知道脸红,我辈楷模呀。


因为一个屁而高中进士——这样的运气你服不服


他暗暗记下了“关节”,考试阅卷的时候就狂翻试卷,翻来翻去没见到“通下气也”这四个字,心道,难道我记错了,最后终于在一个试卷上见到“通夏器也”这四个字,不仅暗松一口气,原来自己听成了别字,二话不说,将此卷录取了。阅卷结束,副考喜滋滋的跑到主考家,悄悄说,“您托的事我办好了”,主考一脸无辜的问什么事,副考说就是“通夏器也”的事呀,主考大窘道:“这个谈之不雅,那天肚子不舒服,谈话的时候要放屁,就说了句“通下气也”,让您见笑了”,副考一听瞠目结舌,感情自己会错了意,而那位幸运的考生,就因为主考官一个屁而高中进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