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人赔偿47亿美元——从强生案看美国企业的违法成本

田夫子/文

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强生爽身粉致癌案宣判,法院裁定22名受害人指控的强生公司爽身粉致癌成立,判决强生公司赔偿46.9亿美元。46.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19亿元,这可真是一个天文数字。但这种巨额赔偿在美国不是个案。

如果留意一下国际新闻,就会发现在美国企业与民众间的利益冲突中,受害者经常会得到巨额的赔付,前一段时间轰动一时的滴滴杀人案,大家对滴滴给出的三倍赔偿冷嘲热讽,2016年美国最大的网约车Uber公司一名网约车司机射杀路人,Uber公司主动赔偿了2850万美元;2017年4月10日,美联航3411号航班因超售机票,强制将一名亚裔乘客David Dao拖拽出机舱,并致其受伤,后来达成和解,据传赔偿了1.4亿美元,将近10亿人民币,而这个乘客不过是嘴巴碰伤,无伤大雅,难怪许多网友高呼要去坐美联航的飞机了。

22人赔偿47亿美元——从强生案看美国企业的违法成本


为什么美国公司如此的不惜资金,愿意给受害者惊人的高额赔偿呢,除了怕自己的声誉受损外,更大的一个原因恐怕还在于美国的法律规定的高额的惩罚性罚款。

例如强生致癌案,强生公司赔偿的46.9亿美元,其中5.5亿美元给受害者的补偿性赔偿,剩下的41.4亿美元则作为惩罚性赔偿。如果强生公司能不打官司,用22亿美元与受害者在庭外和解,对强生公司而言都是利益最大化的一个方案了。

如果你为因为一点小伤就赔偿乘客1.4亿美元的美联航感到冤枉的话,那么看一下著名的医药公司默克公司的遭遇你就知道美联航的选择是多么明智了。

22人赔偿47亿美元——从强生案看美国企业的违法成本


1999年默克公司研究出一种止痛药Vioxx并且猛做广告,2013年这个药销售额达到25亿美元,可惜好景不长,人们后来发现,这种药能让心脏病的发病率提高两倍,但是默克公司没有在初期的销售中对此给出声明,接下来,消费者潮水一般起诉默克公司。2006年一名77岁老人打赢了官司,获得450万美元的赔偿。2007年3月另一名消费者打赢官司,获得2000万美元的赔偿,默克公司还接受了2700万美元的惩罚性罚款。判决的理由就是:默克公司没有在初期的销售中对此药的副作用做出说明。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这只是一个开始,还有28000个消费者起诉了默克公司,他的官司还得一个一个打。

22人赔偿47亿美元——从强生案看美国企业的违法成本


另一个医药巨无霸辉瑞医药2006年花费8亿美元研究出了一款降低胆固醇的药,后来实验中发现这款药会增加病人的死亡率,辉瑞公司果断放弃研究,让8亿美元打了水漂,开玩笑,这款药上市,辉瑞有1000亿美元也不够赔的。

顺便说一句,强生致癌案,也不过是强生爽身粉里面含有滑石粉,而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在研究中发现,滑石粉颗粒吸入人体体内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会增加患癌的几率,也就是说是不是强生爽身粉让受害者得了癌症这也不好说,但是这22亿美元的赔款,看来强生是逃不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