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水稻倒伏嚴重,部分稻農選擇人工收割

東北秋收正在緊張進行,現在正是東北水稻收割旺季,所有的水稻收割機都開始下地幹活,但是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收割機並沒有往年那麼忙碌。經過了解,原來今年一部分農民選擇人工收割。為啥呢?機械收割又快又便宜,一問稻農才瞭解,直呼:地裡有水,還倒伏嚴重,損失太多,還是人工收割,多花點錢也行。


東北水稻倒伏嚴重,部分稻農選擇人工收割


不使用收割機收水稻的主要原因還是天氣影響,今年秋天東北部分地區連續降雨,導致稻田泥濘,部分水稻倒伏。這給機械收割帶來許多難度。而且糧食損失率非常高。一些種糧大戶缺少人工,人工還那麼貴。沒辦法才選擇機械收割,農民常說的一句話:閉眼睛收吧。可見明知道有損失也沒辦法。而一些有勞動力的地少農戶,由於自己家的勞動力就行了,頂多多幹幾天,乾脆不在僱傭收割機收割。

水稻收割機收割的水稻還要進行晾曬,如果天氣不好,那是很操心的,還要重新灌袋、運輸。很費人工的。即使進行烘乾處理,烘乾後的水稻還會造成品質的下降,費用的升高。實際上人工收割,自然晾曬的方法,水稻加工出的大米品質才是最好的。這也是一些種糧大戶每年都會面對的問題。唯一期盼的就是天氣連續晴朗。


東北水稻倒伏嚴重,部分稻農選擇人工收割


農業目前還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行業,雖然科學的發展進步推動著農業的發展進步。但在自然災害面前,有時候也顯得無能為力。可能一年的勞動成果,最後只能收回成本。由於環境的變化,極端天氣發生率增加,種植者的收益風險也在加大。發展農業不是光靠發展機械化就能解決問題,還需要其他的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思路。為啥現在出現了原生態農業這個概念,一味地追求快速發展、快速見效有時候還是不行的。農民增收,糧食安全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