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婚》:这部日剧,道尽了不想结婚人的种种心理


《不结婚》:这部日剧,道尽了不想结婚人的种种心理



日剧《不结婚》,讲述了三个单身男女在爱情,事业,梦想和友情方面选择自己人生的故事。他们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不同,相当程度上代表了现代社会的婚恋观。

田中千春:追求婚恋幸福的小女人,一不小心成了大龄剩女

千春是一家旅行社的合同工,即将35岁了。在上一段恋情分手后一直平平淡淡,似乎没找到结婚的感觉和动力。千春本身是接受婚姻的,只是没有合适的契机和对象。后来看到前男友带着未婚妻来到旅行社咨询蜜月旅行,家人催促她在结婚上要多多努力,她才正式重视起来。

相亲的男女都没有很深的印象,和高中同学的三十五岁之约也永远停留在了约定,他想娶的是更为年轻的女性。(很多人都会约定到了某一年如果都还单身我们就结婚吧,但这样的两个人,往往是不会结婚的。)千春想到自己年龄大了,也没有引以为豪的事业安身立命,无法支撑长远的单身生活,觉得自己只能孤独终老了。


《不结婚》:这部日剧,道尽了不想结婚人的种种心理


千春默默喜欢着花店的工藤纯平,但是发现纯平的小师妹可以帮助纯平实现画画的梦想,她默默退出了。太懂事的女生往往会有一种过度隐忍的倾向,面对小师妹的步步紧逼,千春放弃了纯平,觉得小师妹才是能给他爱情和事业的女人。

公司的新派来的同事高原经济条件好,工作能力强,高原爱上了千春,在和纯平暗恋中的灰心的千春选择和高原在一起,但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内疚感。高原向千春求婚,周围的朋友一直劝千春要看清自己的心,那么问题来了:在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恋人和一个平凡条件的但是心意相通的恋人之间如何选择?我们应该重视条件还是重视爱人本人?还有是否有勇气抓住想爱的人?

自己的人生尚且把握不好,怎么可能背负起别人的人生

工藤纯平32岁,在花店打工,这个年纪还没有稳定的工作,在人际交往中难免尴尬,在家人亲戚的场合,亲戚得知纯平的近况,冷冷地告诫:打工可是结不了婚的。

纯平不是那种有雄心抱负的男人,之前是个画家,但是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出身普通的他,无法在艺术领域继续生存,他放下画笔,觉得打工养活自己才是正事。所以面对结婚,他只有自嘲:自己不适合结婚,连自己的人生都把握不好,怎么可能背负另一个人的人生呢?谁要是跟了自己,根本无法前行,智能原地踏步。


《不结婚》:这部日剧,道尽了不想结婚人的种种心理


现实中,结婚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仅仅是个感情命题,很大程度上也是生活命题。而社会往往要求男性背负更大的压力——他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财富积累来面对婚姻中的物质生活,所以觉得自己不适合结婚。

男性往往被赋予了“生活供给者”的角色期待,不但外界对他们有这样的要求,连他们自己也觉得,这是自己必须做的。生活中也有一些男性,因为觉得“她跟着我,我也没有能力给她一个好的生活”,而放弃了彼此相爱的人。

工作比婚姻可靠,只要投入就会有回报,而且从不背叛

44岁的庭院设计师桐岛春子单身多年,生活非常自在,是一个坚定的事业至上的不婚主义者。当有别人要给她介绍对象,她开玩笑地说,自己的爱人就是这份工作,只要投入就会有回报,而且从不会背叛。

在感情上,春子和领导之间有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恋情,而领导已有家庭。春子不愿伤害别人,只能和领导保持暧昧关系,即便想结婚也没有选择。

但春子觉得,自己单身是因为自己喜欢这种状态,对她来说,单身不是一种寂寞的状态,而是一种充满乐趣的过程。


《不结婚》:这部日剧,道尽了不想结婚人的种种心理


然而,因为单身的缘故,公司不愿再重用她,将她调到一家花店做店长。(在日本,单身的人不会受到重用。)后来,单身的春子生病需要做手术,虽然她立志不结婚不要孩子,但是手术后不能生孩子还是让她犹豫了好久。原来自己也不是完全无拘无束,自己和他人一样害怕变化和新鲜事物,和他人一样需要情感的陪伴。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春子想回归保持单身的初衷:人生应该保持着敞开的状态。后来,她接收了经常来花店看她的大学教授,他们打算一起生活,但并不是结婚。


《不结婚》:这部日剧,道尽了不想结婚人的种种心理


不知道这三位男女,三种观念,你更能理解谁呢?原来社会家长主导的男婚女嫁,因为现在的婚恋的自由化和充分竞争,年轻的男女必须主动争取才能获得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自由化的社会里,女性经济能力提高,对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婚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是相互衡量的条件,还是相互扶持,相互欣赏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婚姻不是魔法,没有人因为结婚,就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结婚后,生活还要继续,彼此怀着相互珍惜的心意,相互扶持走完一生,正如剧中所说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因为这份感情愿意去面对不确定的人生,或许这才是结婚理想的“起因”。

《不结婚》:这部日剧,道尽了不想结婚人的种种心理


结婚不是外在的一切,而是内心最赤诚的承诺和给予。抱着这样的真诚和勇气,你才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只是社会有时剥夺了人们等待的权利,仿佛到了一定年龄还不结婚,此后的每一天都在失去更多的机会。

与其与不合适的人凑合,不如相信另一种生活的可能——不结婚。简奥斯丁的书《爱玛》中哈利特问爱玛为什么还不结婚,爱玛回答道“我衣食无忧,生活充实,既然情愫未到又何必改变现状的状态呢。放心吧,我会成为一个富有的老姑娘,只有那些穷困潦倒的老姑娘才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正如剧中千春放弃了高原的追求,考取证书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纯平放弃了依靠学妹去巴黎画画的机会,选择去外地成为一边教书一边创作的老师;春子一直活跃在庭院设计的工作,独立的自我支点才是内心安定的因素,才有可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