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郊区在哪呢?——也说长沙市郊区

大约每个长沙人心中对郊区的定义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人说望城区是郊区,因为一想到望城就是散布在湘江两岸的那些让人流连的小镇:靖港、乔口、铜官、新康等等。有人说长沙县是郊区,南工北农的长沙县,综合实力全国六强,还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5区,前身分别对应的是东、南、西、北、郊5区。我要说的郊区,就是这个曾经在长沙存续四十余年的行政区,它也是雨花区的前身。


沿革

长沙解放初期,设有八区,分为内四区和外四区,外四区即金盆区、会春区、文艺区、岳麓区(非今日之岳麓区,现在的岳麓区前身是城西区)。1950年,长沙设立郊区办事处,领导外四区。1951年5月,从长沙县辖划入五乡,分别建立莲湖、自然、新农(划归金盆区)、东屯渡、藕塘、新化(划归文艺区)、涝湖、朝镇(划归会春区)、岳华(划归岳麓区)9个乡,郊区调整为4区27乡。1958年9月,农村执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撤销乡镇,建立人民公社,郊区建万年红公社(驻祗园庵,辖原文艺乡、会春乡、洪山乡)、东风公社(驻雨花亭,辖原雨花乡、金盆乡)、岳麓公社(驻牌楼口,辖原岳南乡、岳北乡),保留市国营综合农场。1959年2月,中共湖南省委决定,撤销长沙市郊区,辖区的黄土岭、新开铺划归南区;其余辖区并入长沙县。1962年1月12日,市人民政府第67号文件决定,恢复长沙市郊区,辖雨花亭、东屯渡、伍黑路、岳麓山、东岸5个公社。后几经区划调整,至1996年6月底,郊区共辖9乡1镇10场,下设90个村、9个居委会、28个管区。即:火星镇、马王堆乡、东岸乡、黎托乡、大托乡、洞井乡、雨花亭乡、望岳乡、岳麓山乡、福安乡、东屯渡农场、畜牧农场、国营综合农场、东方红农场、岳麓渔场、西湖渔场、湘湖渔场、红色渔场、园艺示范繁殖场、养鹿场

范围

郊区的辖区范围非常大,达到380余平方公里,像一个巨大的圆圈包围着长沙城。随着长沙城区的不断扩张,郊区已经制约着长沙的发展了。所以,在1996年,长沙市决定在以城带乡的原则上、以扇形切割的方式将郊区辖区并入长沙东、南、西、北四区。同时,郊区接手部分城区,保留部分乡镇,组建雨花区。

那么,具体下来,长沙市郊区大致是现在的哪些地区呢?

芙蓉区:马王堆、火星、湘湖(南湖大市场周边)、东屯渡(万家丽广场周边)、东岸(汽车东站周边);天心区:青园(省政府周边)、桂花坪、新开铺、大圫铺、黑石铺;岳麓区:岳麓(阳光一百、后湖周边)、麓谷、望岳、观沙岭(滨江新城周边)

、西湖、咸嘉湖;开福区:四方坪、马栏山、月湖、洪山、马厂(开福区政府周边);雨花区:雨花亭、井湾子、黎圫(火车南站周边)、洞井(汽车南站周边)。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洋湖、含浦、望城坡(汽车西站周边)、梅溪湖、青竹湖、秀峰(新港)这些地区是从望城划入市区的,捞刀河、沙坪是从长沙县划入市区的,这些地区并不隶属之前的郊区。


是不是刷新了大家对长沙的认识呢,这些地方现在早已经城市化,这也足已见证咱们长沙的飞速发展与进步!

长沙市郊区在哪呢?——也说长沙市郊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