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喜氣洋洋過大年

米脂:喜气洋洋过大年

辭舊靈雞歌日麗,迎新瑞犬報年豐。春節期間的米脂大地熱鬧非凡,喜氣洋洋。一個個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連番上演,多個國家級攝影展引得群眾駐足觀看,百年老寨楊家溝更是遊客如織,到處洋溢著群眾參與、全民共樂的新春氛圍。

米脂:喜气洋洋过大年
米脂:喜气洋洋过大年

紅色楊家溝受熱捧

春節期間的百年老寨楊家溝,在火紅燈籠的裝扮下顯得格外喜氣;傳統的捏面花、演小戲、剪窗花等民俗,烘托出濃濃的陝北年味;陝北說書,陝北民歌,陝北大秧歌、毛驢託運隊等輪番上演,更是讓遊人駐足稱讚。據統計,從大年初一開始每天來楊家溝旅遊的遊客超萬人次。

“無論是裝扮氣氛,還是年俗活動,都是小時候過年的感覺,勾起我許多美好的回憶,是值得逛一逛的好地方。”專門和朋友從子洲驅車前來的高江滿意地說。面對紛至沓來的遊客,楊家溝村的村民喜笑顏開,幹勁十足。“今年遊客多,村裡只要能幹活的人都自願來幫忙。”馬振堂期待地說,活動多搞幾年,形成品牌後,一定會對村裡產生好的影響。

“自陝北榆林過大年活動啟動以來,楊家溝人氣爆棚,贏得了2018年的開門紅。”米脂縣旅遊局副局長常天民說,這充分說明米脂發展旅遊業的巨大潛力,我們將依託米脂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資源,打造開發米脂的旅遊產業,歡迎全國各地的遊客,來楊家溝體驗原汁原味的陝北過大年生活場景。

米脂:喜气洋洋过大年米脂:喜气洋洋过大年
米脂:喜气洋洋过大年

秧歌過街年味濃

鏗鏘的鑼鼓敲起來,嘹亮的嗩吶吹起來,豔麗的彩扇舞起來,漂亮的花傘撐起來,美麗的花轎抬起來,歡快的秧歌扭起來……

2月23日,農曆正月初八,米脂老秧歌隊和米脂婆姨秧歌隊在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中由米脂城區新世紀廣場到治黃路轉盤進行了過街表演,最後在貂蟬廣場進行展演,把紅火的過大年氣氛推向高潮。兩支秧歌隊你方扭罷我登場,飛舞的彩扇、誇張的身姿、燦爛的笑容……盡情地展現著自己的特色和魅力,秧歌隊員詼諧幽默的表演,吸引數萬群眾前來觀看。

除此之外,2月17日,農曆正月初二,米脂秧歌隊300餘人還在榆林城區河濱公園榆陽小街和古城步行街進行了精彩表演。愉快歡樂的秧歌、妙趣橫生的“跑旱船”、風趣幽默的“醜公醜婆”以及精彩的抬花轎表演,引得廣大市民群眾和外地遊客紛紛駐足觀看,並拿起手中的相機、手機拍攝記錄並分享精彩的時刻。

身著紅色的秧歌服裝年輕漂亮的米脂婆姨,扎著白色羊肚手巾豪邁粗獷的陝北漢子,與古老的建築交相輝映,讓陝北榆林的年味更濃。

米脂:喜气洋洋过大年

“非遺”剪紙展寄美好

“對米脂人來講,剪紙和做年糕、生豆芽、做豆腐、蒸黃饃饃、做黃酒等一樣,是內心永不泯滅的記憶。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不僅能將節日裝點得紅火豔麗,喜氣洋洋,而且將人們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願望表現的淋漓盡致。”觀看了展覽後,剪紙愛好者高方說。

2月25日,米脂縣2018年迎新春“非遺”項目剪紙展在米脂劇院廣場展出,展覽從正月初十持續到正月十五。本次展出的36幅作品均是剪紙藝人在汲取了大量的藝術精華後,與現代手法有機結合,以不同的天資稟賦、生活經歷、藝術修養、審美追求,形成的一幅幅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的精美剪紙作品,寄託著人們憧憬未來的美好向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

據瞭解,米脂剪紙多以生肖、人物、花鳥、動物、婚禮、巫術、勞動場面為主要題材,不僅有我國北方剪紙的粗狂豪放、寫意大氣,還秉承了漢畫像石的基本藝術特質,渾厚圓潤、洗練誇張,具有濃厚的黃土氣息,是陝北剪紙的源頭。

米脂:喜气洋洋过大年

多個國家級攝影展引駐足

2月25日,《第七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新農村建設全國紀實攝影十年精品展》《第八屆金像獎獲獎作品展》《伯奇盃中國創意攝影展》等一批國家級攝影展,及由米脂縣本土攝影者創作的《影動古城攝影展》在米脂縣窯洞古城開展,引來眾多遊客駐足觀看。此次展覽從農曆正月初十持續至正月十五,所有人員均可免費觀看。

值得一提的是,《第七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展覽作品分為兩個篇章,一個是精選歷屆大展中的優秀作品構成的十年精品展;另一個是2017年第七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中從徵得的18523件稿件中評選出的140餘件優秀入選作品首展。所有展出作品均體現了今日農民的精神風貌,抒發了人們對家鄉的熱愛,也彰顯人民群眾的藝術創造力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據悉,3月1日起,米脂還在李自成行宮舉行第二屆米脂窯洞古城攝影採風活動,廣大攝影愛好者可赴米脂窯洞古城等地對米脂大秧歌、嗩吶演奏、陝北說書、傳統打鐵、打幹爐、萬人大型“九曲”、猜燈謎,以及省級非遺項目“鐵水打花”等民俗活動和場景進行拍攝創作。

米脂:喜气洋洋过大年

系列民俗展憶往昔

“民俗是我們遙望昨天的路標,其文化符號真實、鮮活而又頑強,見證著我們先祖久遠的昨天,他的唯一性,是用眼見的價值所無法衡量的。”米脂縣民間文藝家協會前任會長高志峰飽含深情地說。

2月25日至3月2日,由米脂縣文廣局、米脂縣文聯聯合主辦的2018米脂縣春節民俗系列展覽分主題進行展示。本次展覽集中展示羅勝、馬明明、趙延強、姬乃均和馬紅秀等5位優秀主展人的非凡勞動和不俗成果,展品類別分為根藝、撲克、紙藝、收藏、手工等。

本次展覽展出民間文化領域中具有經典性的老舊物品和文化符號,展現地域特點的民俗物件、非遺珍藏以及與現代性交融的民間手工制藝等,旨在把這些活的氣息、可見可感的系列民俗風姿注入到這座古城新春的機體當中,重溫記憶,聚合古今,更主要和深刻的期許是讓群眾獲得一種復古經歷、一次精神的洗禮和更新。

“看到大家喜歡我的手工製品,紛紛拍照合影,我感覺非常開心,這既是對對民俗文化的一種弘揚,也是對我自己的一種宣傳,一舉兩得!”馬紅秀高興地說。

米脂:喜气洋洋过大年

燈展九曲樂遊人

華燈初上,走在米脂縣城人民路,彷彿進入一片紅色海洋。上百個造型獨特、風格迥異的燈籠點綴其中,整個街道紅得蔓延、亮得閃爍,目光所及之處一派繁華盛景。

“晚上沒事專門和家人朋友過來逛逛燈展、拍些照片,挺有趣的!”家住榆陽區鎮川鎮的馬建峰開心地說,“聽說元宵節還可以猜燈謎,到時候一定得來參與一下,好多年沒有猜過燈謎了,感覺有些迫不及待呢!”

2月26日,米脂縣新春燈展在人民路正式開展。此次燈展匯聚了米脂縣黨政機關、街鎮、省市駐米單位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共117個各具特色的燈籠,不僅象徵著吉祥如意,也頗具行業特色,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展出時間將持續至3月2日。

作為米脂縣傳統文化民俗活動,轉九曲是每年春節必不可少的項目。為了增加2018年春節“轉九曲”活動的趣味性、參與性、時代性,該縣創新性地將轉九曲活動與互聯網相結合,於2月29日起,舉辦首屆米脂縣“轉九曲,祈平安,抽大獎,行大運”網絡活動,通過現場轉九曲,掃描二維碼,就有機會獲得參與抽獎,贏得禮品。截至2月28日下午16時,該網絡鏈接瀏覽量達到61476次,參與人數達2009人次。

“今年的‘九曲陣’還有一大創新,就是用樹苗代替了以前的竹竿,是真正意義的‘生態九曲’。元宵節過後,人們還可以來遊玩,不僅能弘揚傳統文化,而且增加了一處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本次活動協辦單位米脂縣銀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艾勝利說。(來源:榆林日報)

米脂:喜气洋洋过大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