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注入冰雪元素 北京市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隆重举行

首次注入冰雪元素 北京市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隆重举行

9月21日,北京市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在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全市十六个区及燕山地区约1500名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和残疾人工作者参加了此次盛会。为我国实现了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的竞技体育项目——轮椅冰壶首次出现在市残运会的比赛项目中,北京10个区的参赛队进行了激烈角逐。

开幕式上,来自东城区、朝阳区、西城区、石景山区的残疾人代表表演了轮椅双节棍、轮椅太极拳和轮椅太极扇三个大型群众体育展示项目,残健共舞,充分展现出首都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风貌。

北京市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由北京市残联主办,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承办。北京市残联主要领导,市体育局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

本届运动会共设七个大项,其中包括田径、游泳、轮椅冰壶三项竞技体育项目,以及棋牌、飞镖、群体展示、乒乓球四项群众体育项目。“本届运动会是在市残联成立三十周年之际举办的一次残疾人体育盛会。”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杨明表示,目前,北京残疾人体育已进入“2022年冬残奥会周期”,因此,本届运动会中首次注入了冰雪元素,在比赛项目中设置了轮椅冰壶项目。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上中国轮椅冰壶队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北京市的王蒙和陈建新2名运动员是冰壶队的主力,轮椅冰壶是北京市残疾人的一个优势项目,为了激发更多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今年在北京市的残疾人运动会上首次设立了轮椅冰壶比赛项目,10个区组队参加比赛,冰雪项目逐步在各个区得到重视和推广。

此外,今年6月,冬残奥会的6个比赛项目北京队已全部组队完成,包括两个冰上项目——轮椅冰壶和残奥冰球,以及四个雪上项目——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单板滑雪和冬季两项。“希望通过本次比赛,选拔出一些年轻的运动员充实到北京市残疾人体育运动队伍中来,”杨明说,也希望让更多运动员借助比赛的契机证明自我,超越自我,同时也有益于北京市残联在赛事组织、比赛保障、裁判员队伍培养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在平昌冬残奥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的中国轮椅冰壶队,其中的两名主力队员王蒙和陈建新都来自于北京队。作为建队以来就一直任职北京轮椅冰壶队主教练的茹霞,激动万分。据她介绍,北京队于2014年7月成立,目前共有9名队员,当时共有5名队员入选了平昌冬残奥会集训队,其中两人进入了主力队。

北京队自建队以来,进步特别快,这与市残联从装备、训练到各方面的配备都特别到位是分不开的。平日里,训练之外,茹霞教练在生活上也无微不至地帮助着队员们,队员们都坐着轮椅,行动不便,茹霞帮大家洗衣服、床单,队员生病了,她也在病床前照顾,让队员们感受到了温暖。从最开始接触时的小心翼翼,到现在大家互相扶持,互相帮助,教练与队员们成为了家人。

“最开始总是想时刻去照顾他们,时间久了却发现他们比健全人更坚韧。”茹霞说,很多队员下肢没有知觉,由于长时间的训练,被冻伤是常有的事,而且一旦有了伤口,愈合过程很慢。但是,队员们非常坚强,每天咬牙训练,付出比健全人更多的努力。北京队刚刚成立时,轮椅冰壶对于许多队员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由于腰部力量不够,许多人练着练着就控制不住,从轮椅上掉下来,队员们常常半年甚至一年都在重复练习同样一个动作。

但是,无论是队员还是教练,都没有轻言放弃,他们咬牙坚持,针对每个队员不同的情况,不断调整训练方案。最终,对轮椅冰壶的热爱,成为了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融入他们的血液,再也分不开。(康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