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身外之物,讓身心得到放鬆

佛語說“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是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人們對這些身外之物的追求卻異乎狂熱。為了得到金錢、地位、名譽等身外之物,他們孤注一擲,甚至不惜以犧牲快樂做代價。得到了這些身外之物就會快樂嗎?事實並非如此,慾壑難填,永遠地走在追名逐利的路上,心靈的包袱會十分沉重。只有忘記這些身外之物,心平氣和地享受人生,做一個知足的人,心靈才會解負,這樣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快樂的人。所以,忘記錢財那些身外之物,這才是心靈能夠快樂的唯一途徑。

忘記身外之物,讓身心得到放鬆

高清楊和一個年紀比自己大的朋友相約登山,因為擔心缺食少水,所以高清楊在爬山前準備了一個大揹包,吃的、喝的、用的無所不有。朋友看了看他鼓囊囊的揹包,笑著提醒說:“包袱太重,就不能輕裝上陣。”高清楊不以為然。剛開始,高清楊還能亦步亦趨,緊跟在朋友的身後,邊走邊和朋友討論事情。過了一會兒,高清楊就有些吃力了,於是問朋友:“你比我年紀大,為什麼走起路來卻健步如飛,而我越來越吃力呢?”朋友說:“放下包袱。”高清楊觀察了一番,發現一路上泉水叮噹,看來水是不用背了,於是把揹包裡的水壺掏出來放在路邊的石頭上。

忘記身外之物,讓身心得到放鬆

又走了一段路程,高清楊發現自己竟然被朋友落下一大截。朋友回頭看了看說:“放下包袱!”高清楊雖然有點捨不得,但看到朋友堅定的目光,就索性將揹包裡所有的食物都拿出來扔在路邊,但高清楊還是落得越來越遠了。朋友再次說:“放下包袱。”高清楊大惑不解:“我已經把包袱全掏空放下了,怎麼還讓我放下包袱呢?”朋友笑了笑說:“你身上的包袱是放下了,但心裡的包袱卻依舊存在,心裡的包袱,往往比身體上的包袱更可怕。”高清楊愈加不解:“我怎樣才能放下心裡的包袱呢?”朋友說:“很簡單,因為既然放下了,就忘記它,不要再回頭看。”

忘記身外之物,讓身心得到放鬆

朋友的一席話,道出了放下的真諦——何謂真正的“放下”?掏空心靈的包袱,忘掉那些身外之物,不再回頭看,即為放下。這個故事說明了,如果你無法忘記那些身外之物,揹著沉重的心理包袱,那麼你永遠無法快樂前行。經常聽到有人抱怨:情感太累,物價太貴,工作太卑微,無論走到哪裡,身上都揹著沉重的包袱,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但是不知你想過沒有,真正使我們身心不快樂的是那些心靈的包袱,你無法忘記這些,所以你活得不快樂。蝸牛爬得很慢,是因為它揹著重重的殼;人活得不快樂,是因為心裡無法忘記那些身外之物。

忘記身外之物,讓身心得到放鬆

所以說,忘記是對痛苦的一種解脫,是對自我的一種釋放。在人生的旅途中,要學會讓那些功名利祿不再縈繞於腦際,讓心中曾經不快樂的印記消失殆盡。如果我們善於忘記,將身外之物這種沉重的包袱、無形的枷鎖統統卸載,那麼我們就會獲得心境的安寧和精神的輕鬆,就會真正活出最快樂的自己。

忘記身外之物,讓身心得到放鬆

“往事如煙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其實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對於錢財、地位、榮譽等這些身外之物的追逐。無休無止的追逐把人折磨得就像沙漠中的一粒沙子,想要找一個出口,卻總是不斷地迷路。有的人無法忘記這些,弄得自己終生忙忙碌碌,生命也因此匆匆忙忙,毫無快樂可言,其實人生根本不需要活得這樣累,“心無雜念一身輕”,忘記了身外之物,你就能讓心靈真正得到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