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的李庄白肉,可不是一道简单的菜,皮薄柔嫩非常美味

在中国西南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坐落着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的宜宾。这里,有一个沉淀着历史遗迹和抗战文化的古镇——李庄古镇。这里依山傍水,民风淳朴,来这里游玩的旅客络绎不绝。李庄白肉,作为李庄古镇的一道美食风景,自然也深受游客的喜爱。

宜宾的李庄白肉,可不是一道简单的菜,皮薄柔嫩非常美味

现在,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李庄白肉,全称李庄刀口蒜泥白肉,相传汉朝皇帝身边有一侍卫,刀法极好,后流落至李庄,每日借酒消愁,因为刀法精湛,下酒的肉都又大又薄,很像裹脚的布,村里人便取名“裹脚肉”。抗日时期,在文人陶孟的建议下,改名为为“李庄白肉”。

宜宾的李庄白肉,可不是一道简单的菜,皮薄柔嫩非常美味

吃过李庄白肉的人都知道,这小小的一片肉,长约20厘米,宽约10厘米,厚度不超过2mm,肥瘦兼备,蘸上特制作的酱料,吃起来肥而不腻、辣味十足。往往吃完一片肉后还意犹未尽,情不自禁的多吃几片。那么,这么好吃的李庄白肉真的是一顿简简单单的白肉吗?

宜宾的李庄白肉,可不是一道简单的菜,皮薄柔嫩非常美味

其实,正宗的李庄白肉可不简单,首先是白肉选料最好为家养的不喂饲料的、肥瘦均匀的“长白山”或“约克“猪。再取猪的"二刀肉”,即猪后腿将臀部去掉第一刀之后部位的肉。

宜宾的李庄白肉,可不是一道简单的菜,皮薄柔嫩非常美味

其次,这么薄的肉片对刀工的考验极高,我曾目睹过李庄的罗师傅的刀工绝技。起先,罗师傅屏息了片刻,右手握着一柄大刀,然后平刀不急不缓地批进了肉首,同时将左手平压在肉面上,手与刀随形寸进,过半时,左手方离刀移至肉,这时,一片薄如蝉翼的肉片就片出来了。这样片出来的肉,皮肉相连,肥瘦相连,给人以美感。

宜宾的李庄白肉,可不是一道简单的菜,皮薄柔嫩非常美味

最后,当然离不开特制的调料了。散发着浓浓蒜香的调料主要由干的七星椒、花椒、大蒜、味精、白糖、麻油调制而成,除了已经言及的辣而不淫、甜而不伤以外,蘸料不用油,与白肉本身的性子极为对路,这些都造就了李庄白肉这般清鲜而老辣兼备的美味。如果你有机会来李庄旅游,那可千万不要错过这道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