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0月1日
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车
新南京站正式启用
今年,铁路南京站50岁了!
还记你第一次去南京站坐车是什么时候,去哪吗?
来,带你看看南京站的“发展史“
这里,有你的回忆吗?
龙蟠腾飞
1968年10月1日
随着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开通
新南京站也正式建成启用
初期建成的南京站是一座
比较简陋的坡顶建筑
站舍主体面积4822平方米,日均客发3800人
之后又在候车室前沿加建了有夹层走廊的新门面
“南京站”三个字在中间
中轴线上还加了一个方塔
上有毛主席像,后为毛主席语录
“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当时的南京站
已经发展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铁路客运站
也是南京的地标建筑
在学生的课本上印有它的图案
就连南京牌香烟也把南京站作为图标使用
改革开放后
南京站又经过多次改造和扩大
方塔换成了“南京”二字
随着发展
“南京”二字又改为了“南京站”
站名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题写
南京站在多次改造和扩建中得到快速发展
上世纪70年代日均客发增至6000人
1985年达到了15984人
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为了适应铁路发展
1987年站线延长达1894米
其中5股旅客列车到发线
较建站初期延长553米,站台延长251.5米
上世纪90年代
又将十一开间的站房改建为整面玻璃格局
显得更加华丽
1992年全站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
站舍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共有站线10股
日均客发22356人,是建站初期的5.8倍
日均接发列车162对
玄武横舸
随着南京站的客流持续加大
2002年6月28日,南京站改建工程动工
2005年9月1日,在南京举办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前投入试运行
改建后的南京站建筑面积是原来站房的6倍
候车能力增加4倍,运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站房设计充分体现了
“一切为旅客为中心”的理念
外形采用桅杆斜拉索悬挂结构
的帆船设计造型方案
用18根桅杆支撑起横向钢梁
像一艘竖起桅杆、拉满风帆的巨型帆船
停泊在美丽的玄武湖畔
追风提速
改革开放前
火车速度都比较慢
普通的绿皮车
从南京站到上海要3个多小时
改革开放后
火车像追风一样不断得到提速
1983年8月5日
首列紫金号旅游列车从南京站开出
1987年2月25日
南京站开行了第一列
紫金号豪华双层空调旅游列车
1996年4月1日
中国第一列快速旅客双层列车先行号首发
最高时速达140公里
K1次17点41分从南京站始发
20点29分到达上海
全程运时2小时28分
1999年10月1日
NZJ1型“新曙光号”内燃动车组列车
开进南京站
在沪宁线测试时创下了194公里最高纪录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
京沪线沪宁段开始开行时速200公里以上的
和谐号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250公里
南京至上海运行时间也缩短为了1小时58分
筑梦高铁
2010年7月1日,设计时速350公里的
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投入运营
随后沪汉蓉、京沪、宁杭和宁安等高铁
相继建成开通
南京南站、南京站北站房和
9个沿线高铁小站也相继启用
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大型铁路枢纽新格局
成为日均开行列车达到434.5对
年发送旅客6500万余人次
单日最高客发突破33万余人的
全国重要客运枢纽车站
方寸嬗变
50年来,南京站的售票方式也是走在前列
改革开放初期,售票还是人工售写硬板纸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铁路的发展
1988年引进了由16台8304型
窗口机组成的售票系统
实现了电子售票
1996年初
上海铁路局试点计算机软纸标准车票
南京站成为全国
最早出售计算机软纸车票的车站
2001年9月18日
全国第一台实时查询、预售客票的
铁路无人自助售票机在南京站投入使用
从此,南京站的售票服务率先进入自助时代
2011年1月19日,随着12306网站开通
电话、网络订票、自助售票成为常态
旅客买票方式大大改变
后又开通“铁路畅行”常旅客服务和支付宝购票
大大提升了旅客的获得感
据统计南京站互联网售票占比达到80%以上
博爱之窗
50年来
南京站人始终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把旅客满意作为终身追求
以“时代楷模”---“158”雷锋服务站为引领
不断的改进举措提高服务质量先后建设投入
母婴室、儿童乐园、医疗服务站、人脸识别
高铁顺手寄、站内指路机等设施设备
大大方便了旅客的出行
还记得你第一次在南京站坐车
是什么时候,去哪吗?
素材来源 | 铁路南京站
閱讀更多 南京發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