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分级出炉,北上广深排位有变化

新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分级出炉,北上广深排位有变化

文丨西部君

一二三线城市这些说法,我们通常不陌生,但除了“北上广深”为四大一线城市外,其他线的划分并没有比较严格的界定。

去年有机构推出了新一线城市的说法,今年再度依据最新一年的170个品牌商业数据、19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了再次排名。

榜单显示,4个一线城市仍然保持不变,不过顺序从“北上广深”变为“上北深广”。15个“新一线”城市的席次也有一些改变,依次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

新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分级出炉,北上广深排位有变化

二线城市有30个,其中属于省会城市的有,昆明、合肥、福州、哈尔滨、济南、长春、石家庄、南宁、贵阳、南昌、太原、乌鲁木齐、兰州。

这个榜单的权威性未必足,不过它依然有比较强的参照性。比如四大一线城市的排位,过去是“北上广深”,但实际上论经济走势,上海的商业繁荣程度不输北京,2017年得劲经济总量为30133.86亿,也超过北京;而广州这两年一直都有掉队的嫌疑,经济总量与深圳的差距被越拉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线城市”的说法。老实说,这些入围的城市,跟四大一线城市的差距还很大。比如排在“新一线城市”第一位的成都,2017年的GDP为13889.39亿,还不到上海的一半,与广州的差距也很大。

不过考虑到所谓“新一线城市”,更多是依据商业数据和互联网数据来评选的,这种评选结果并非不可理解。

新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分级出炉,北上广深排位有变化

这两年成都、西安等地,可谓高度互联网化,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充分的形象展示。这种打造网红城市IP的模式,除了带来注意力经济外,本身说明地方的商业环境足够开放,能够接纳新事物。所以“新一线城市”的崛起,其实对四大一线城市形成了挑战,它说明在城市的形象建设上,成都等地甚至不输一线城市。

另外,有不少省会城市没能跻身“新一线城市”,说明商业环境还有所欠缺。像昆明、贵阳、兰州、乌鲁木齐等都是西部城市,它们本身的劣势很明显。与成都相对比,说明在城市营销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这种短板需要尽快弥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