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莱拉董事长陈海佳:创新“撑腰” 全力推进干细胞产业化发展

献礼省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

中国科协委员、赛莱拉董事长陈海佳:

创新“撑腰” 全力推进干细胞产业化发展

干细胞技术,是全球瞩目的生命科技,也是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的颠覆性创新技术。当前,以干细胞为核心的再生医学,已成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另一种疾病治疗途径,是关乎未来国民健康的重要保障。中国科协委员、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莱拉”)董事长陈海佳认为,干细胞科技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造福人类,关键在于产业化。

赛莱拉董事长陈海佳:创新“撑腰” 全力推进干细胞产业化发展

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邹铭(前右)到赛莱拉调研,听取陈海佳(前左)介绍情况。

广东干细胞产业持续领跑,关键在于产业化

广东省拥有极为丰富的医疗资源、科研资源、教育资源及产业基础,并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在干细胞基础研究上具有非常好的优势,而想要持续领跑、走在全国前列,关键就在于产业化进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让陈海佳对创新创业的信心大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正是他带领企业发展腾飞的关键。

这些年,陈海佳带领的赛莱拉,凭借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坚持,成为中国新三板首家干细胞挂牌企业。赛莱拉先后成立了“三站两院一中心”科技创新平台,组建了以两院院士等专家为核心的高端科研创新团队,储备了大量的研发人才和技术,承担了50多个国家及省市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获得科研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品48项,取得授权受理专利800多项。

去年,赛莱拉在推进干细胞产业化进程方面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获批承担了广东省首家、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建设,并打造可容纳超过1000万份细胞储存的“超级细胞工厂”,将建成中国首个干细胞药厂。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陈海佳一直努力推动广东省干细胞产业的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陈海佳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建设国家干细胞库并落户广州的政协提案,得到了立案。2016年至今,连续举办了三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广州)干细胞产业化大会,打造以广州为核心的干细胞全球生态圈,促进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广东汇聚,为推动我省建设科技创新强省及“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而不懈努力。

唯有自主创新,才能掌握核心技术

谈及对广东科技创新的理解与建议,在陈海佳看来,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单纯的“拿来主义”不一定适合我国干细胞产业的发展,唯有自主创新,才不会受制于人。目前,赛莱拉通过不断科研攻关,已初步掌握干细胞的核心技术,干细胞专利申请量已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并在干细胞制备技术的专利申请总量上排名全球第一,成为全球领先的干细胞制备服务商。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陈海佳认为,这是广东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重要部分,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带来新的机遇。通过政府顶层设计,使重点产业集中规划、集中投入,有序发展,同时通过资源融合、优势互补,利于三地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在对标世界一流湾区参与全球竞争上,还可以大大加速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目前陈海佳也在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干细胞产业的发展。在今年的国际干细胞产业化大会上,依托广东省(赛莱拉)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平台,赛莱拉联合广药集团、广东药科大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科院广州健康院、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广州越秀产业投资基金、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组织,发起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干细胞与精准医疗战略合作联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在干细胞与精准医疗“产学研医金”深度融合创新。

加大科普力度,让民众感受科技魅力

新时代,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我省科协工作的新局面。如何助力科协开展工作?陈海佳指出,科技在各个领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家,他将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积极搭建产学研融合创新及合作平台,让科技向产业转化提速,通过科技创新使得人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陈海佳还建议科协组织加大科学普及推广工作的力度,尤其是在关乎民生及生活改善息息相关的领域,比如健康领域,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优势,让更多民众了解并感受到科技为生活带来的美好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