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点线”愈来愈近,哪些平台将跑到最后?

本号此前的《黎明之前:想活下去的平台都在忙着“自救”》一文里提到,虽然“雷潮”凶猛,但不少平台都在想方设法地“自救”,尤其是以往一直坚持合规发展的平台,如今走得更坚定更稳。而在一系列监管政策出台,尤其是国家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关于开展合规检查的部署后,行业终现曙光,正式进入“自查自纠”阶段。

一场新的“行业竞赛”又无声地打响,而这为“备案之战”进行的“热身赛”可能只剩下不到三个月时间。

“终点线”愈来愈近,哪些平台将跑到最后?

在合规检查部署正式开展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率先下发《P2P网络借贷会员机构自查自纠问题清单》(下文简称“《自查清单》”),分为“协会自律标准及规则”和“一个办法、三个指引”两个部分共计119条。其中,涉及内容包括系统接入、数据报送、信息披露、资金存管、禁止性规定、法定义务及风险管理要求、对出借人及借款人的保护义务、重点领域相关监管要求等相关监管规定。

紧接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川、山东等多地相继先后启动网贷平台的自查工作,并给出了明确的完成时间表。

根据最新监管要求,此次网贷行业整改大致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是机构自查,第二个阶段是行业协会的自律检查,第三个阶段则是监管机构的行政核查。检查总体应于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只有圆满完成了以上三个阶段的检查工作,相关企业才能进行合规备案。因此,自查自纠便成了当前业内各家平台的“头等大事”。

可以看到的是,与以往一样,每一次行业“竞赛”之时,都有一些“好选手”早早开始起跑,并领先于业内。


“终点线”愈来愈近,哪些平台将跑到最后?



以总部设于上海的网贷平台宜贷网为例。据悉,早在“824新规”以及上海“168条备案细则出台”以来,宜贷网便按要求整改,争取早日通过备案,并在今年3月第三方机构对上海地区网贷平台合规测评中,成为评分最高的平台。

如今,宜贷网又第一时间启动了合规自查自纠工作,先是参加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关于P2P网贷自查自纠的培训。其次,该平台已经收到合规检查通知,将于本月底之前,提交相关自纠自查的材料。

另外,虽然根据原有备案进度,宜贷网曾按照168条及信息披露指引要求,邀请律所和会所对平台业务及经营模式的合规性进行尽职调查,并对审查结果中需调整部分进行全部整改,但因上海地区监管对备案的要求及备案延期,加上律所的法律意见书和会所的专项审查报告具有时效性(有效期3个月),因此暂未出具相关报告。因此,据宜贷网透露,将根据自纠自查的相关要求,平台将会重启律所和会所审查报告的相关工作。

“终点线”愈来愈近,哪些平台将跑到最后?

回顾此次“雷潮”,虽然业内普遍都认为是流动性风险带来的危机。但实际上,可以看到的是,截至目前,出了问题的平台基本都偏离了作为P2P平台信息中介的本质——建有资金池、期限错配、自融假标等问题。

如引发此波“雷潮”的唐小僧,自成立起,便多次被曝设资金池、自融、融资造假、错配等消息,其母公司资邦金服更是合作“假央企”,虚假宣传。善林金融在“爆雷”之后,也是对外宣称其投资项目并无盈利能力,其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前期投资人到期本息,随着时间推移,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崩盘。

又如杭州平台牛板金,在正式“爆雷”之前,其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CEO王旭航曾经表示,是由于行业流动性风险的原因,导致牛板金也出现了挤兑,才出现逾期问题的。但“爆雷”后经查,挤兑只是“甩锅之言”, 事实上,牛板金43亿待收背后,31亿都以假标方式流向平台4位股东。而在真正严格遵循点对点借贷关系、具有真实资产且与标的一一对应的平台,则不会产生任何挤兑风险。

因此,平台资产的真实性与是否一一对应成了如今投资人最关心的问题。


“终点线”愈来愈近,哪些平台将跑到最后?



为此,平台方也主动做出了不少的努力。如宜贷网便特邀四川发现律师事务所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律所服务机构,对平台借款客户信息端书面资料及相应的抵押担保物(车辆、房屋)相关信息的一致性、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调查审核,并形成调查报告和专项法律意见书。平台及风控部门将根据第三方律所服务机构在调查报告和专项法律意见书中提到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并在其官网上公示整改措施及后续处理结果。

近期公示的是其《第二十三期独立第三方律所资产尽调报告》。从该份《报告》中可以看到,对于投资人现今最关心的平台标的真实性问题,经过律所“随机抽取的80户(含已结清用户)借款资料标的”和“随机抽查300户(含已结清用户)借款资料”后,给出了宜贷网“标的100%真实性”和“标100%一致性”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宜贷网公示的第二十三期独立第三方律所资产尽调报告,也即是说,事实上,早在监管要求自查自纠之前,宜贷网已自觉开始自查自纠,不断规范运营管理。

“终点线”愈来愈近,哪些平台将跑到最后?

虽然合规平台可以不畏惧行业流动性风险。但经历了“雷潮”之后的网贷行业脆弱不堪,借款人还款意愿空前低下,恶意逾期事件四起,对不少平台都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甚至有平台因此无法正常运营下去,纷纷清盘退出。

如上海平台小诸葛便曾发布公告称,自2018年6月19日以来,因平台借款人大量逾期而造成的投资者资金无法兑现,迅速引爆了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投资者上门来访潮。随后,安部门介入立案调查,小诸葛停止营业。

为了未雨绸缪,防范此类风险于未然,监管多次发声,打击借款人“恶意逃废债”,全国整治办还将协调征信管理部门将上述逃废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对相关逃废债行为人形成制约。

平台们也在积极地应对,如在接到监管通知的第一时间,点融等多家头部平台均已梳理全部逾期用户信息,上报名单,地方协会也纷纷配合公布名单。如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便于全国率先对外公布了首批P2P“老赖”名单。


“终点线”愈来愈近,哪些平台将跑到最后?



宜贷网也创新式地成立了“CTO打黑中心”,特在中心开设打黑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宜贷网表示,若平台用户发现任何意图蓄意造谣、煽动恐慌,恶意制造虚假事件等现象的相关证据都可发送至该邮箱进行举报。中心则根据搜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调查、取证,将不法行为的相关法律依据移交至公安机关。对于提供证据经调查属实,中心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举报人现金红包或平台金币奖励。同时,该邮箱将作为平台收集投资人意见的公开渠道,平台视建议重要程度,给予第一位提出该意见的用户不低于100元的现金红包奖励。

这些举措显然颇有成果。在宜贷网公示的《第二十三期独立第三方律所资产尽调报告》中可以看到,关于借款人涉诉情况及失信被执行人情况审查中,律所抽查之后给宜贷网的结论是:对借款人还款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正在进行诉讼的借款人共有0户”;涉及对借款人还款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诉讼程序已终结,尚在执行程序中的借款人共有2户,其所对应的借款编号为201711321624、201712028230;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借款人共有0户。

“终点线”愈来愈近,哪些平台将跑到最后?

黎明似乎越来越近了。

9月20日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披露,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25家银行已通过网络借贷资金存管测评,标志着首批通过协会测评的存管银行名单正式出炉。

按照相关监管规定,目前只有进入“白名单”的25家存管银行,才具有合法合规运营P2P存管业务的资质。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合规检查要求在年底完成,时间窗口只剩下不到3个月的时间。而那些合作存管银行未进入首批通过测评名单的平台,合规压力陡增,只能期待合作的银行争取在规定期限内顺利通过测评,或是抓紧时间更换合作的存管银行。

无疑,风向会越来越吹向守规则的人。

据融360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21日,上线银行存管的网贷平台有815家,此次公布的25家白名单共接入414家平台,只占上线资金银行存管平台总量的50.79%。宜贷网上线的存管银行恒丰银行正在首批“白名单”存管银行中。

另外,据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末,行业获得ICP许可证为449家。据P2P黑板报不完全统计数据,获得“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的平台数量只有195家。“三重过滤”后,据业内不完全统计,具备合规三证、且存管银行在白名单之内的网贷平台或仅剩下48家。在目前全行业约1190家运营中的网贷平台(融360数据)里,想要满足以上要求的合规平台,占比约4%。

随着“终点线”愈来愈临近,也愈来愈看得到,有哪些“选手”能跑到最后。

- END -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