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走訪調查 提升執行效率

實地走訪調查 提升執行效率

圖文執行人員靳聞濤在向社區工作人員瞭解被執行人家庭經濟情況


在破解執行難工作中,邢臺縣人民法院執行局不侷限於利用各種查控手段查找被執行人財產,還注重實地走訪調查,深入瞭解被執行人家庭經濟情況及履行義務能力,為案件進一步採取強制執行措施奠定基礎。

2018年春節期間,申請人王某與被執行人孫某在飯店吃飯,期間二人均大量飲酒,王某因不小心撞到孫某,遭到孫某的毆打推搡並受傷,后王某被送到醫院醫治,花了近萬元醫藥費。王某出院後要求孫某支付醫藥費,孫某拒絕支付,后王將孫某起訴到邢臺縣人民法院,經法院依法審判,判決孫某支付王某各項損失8000餘元,但判決生效后王某未按判決履行,2018年5月,王某向邢臺縣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後,主辦人經查詢未發現被執行人孫某有銀行存款、車輛及房產等財產,後主辦人到孫某住所地調查,經當地村民反映,孫某平日裡遊手好閒,喜好喝酒打牌,在工地能掙些錢,但是都經不住他揮霍。在調查清楚後,主辦人向孫某依法送達了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要求孫某按生效法律文書履行,並限期3天內報告收入情況,但孫某既不履行,也不報告財產,甚至還在電話裡對主辦人說:“我就不給,你們愛咋咋。”面對孫某囂張態度,主辦人依法傳喚了孫某,並告知孫某,其行為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規定情形,將對孫某採取拘留措施,並向孫某送達拘留決定書,孫某看到拘留決定書後大驚失色,急忙向主辦法官認錯,稱自己馬上履行,希望法院能夠原諒之前的行為,並馬上打電話給其姐姐讓其姐姐將錢送來,半小時後,孫某姐姐將執行款送達法院,該案件就此結案,主辦人考慮到孫某已履行,認錯態度較好,未對其採取拘留措施。王某拿到執行款對主辦人說:“咱這執行就是有力度,猶如出鞘利劍,謝謝你們,非常感激。”

通過走訪調查被執行人周圍鄰居及當地村委會,瞭解被執行人的工作情況、生活狀況及財產情況,對下步的辦案思路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同時在走訪過程中還起到了宣傳震懾的作用,即使人民群眾認識到法院執行法官司法為民,認真工作的態度,又對被執行人造成了輿論壓力及司法權威震懾力。自9月份開始,對調查走訪的執行案件共計7件,均掌握了有價值的財產線索,且在輿論壓力及司法權威震懾下已有1名被執行人主動履行,有3名被執行人主動聯繫主辦法官,表達了自己的和解意願,並表示會主動聯繫申請執行人溝通和解方案。(王曉楠、趙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