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走访调查 提升执行效率

实地走访调查 提升执行效率

图文执行人员靳闻涛在向社区工作人员了解被执行人家庭经济情况


在破解执行难工作中,邢台县人民法院执行局不局限于利用各种查控手段查找被执行人财产,还注重实地走访调查,深入了解被执行人家庭经济情况及履行义务能力,为案件进一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奠定基础。

2018年春节期间,申请人王某与被执行人孙某在饭店吃饭,期间二人均大量饮酒,王某因不小心撞到孙某,遭到孙某的殴打推搡并受伤,后王某被送到医院医治,花了近万元医药费。王某出院后要求孙某支付医药费,孙某拒绝支付,后王将孙某起诉到邢台县人民法院,经法院依法审判,判决孙某支付王某各项损失8000余元,但判决生效后王某未按判决履行,2018年5月,王某向邢台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主办人经查询未发现被执行人孙某有银行存款、车辆及房产等财产,后主办人到孙某住所地调查,经当地村民反映,孙某平日里游手好闲,喜好喝酒打牌,在工地能挣些钱,但是都经不住他挥霍。在调查清楚后,主办人向孙某依法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要求孙某按生效法律文书履行,并限期3天内报告收入情况,但孙某既不履行,也不报告财产,甚至还在电话里对主办人说:“我就不给,你们爱咋咋。”面对孙某嚣张态度,主办人依法传唤了孙某,并告知孙某,其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情形,将对孙某采取拘留措施,并向孙某送达拘留决定书,孙某看到拘留决定书后大惊失色,急忙向主办法官认错,称自己马上履行,希望法院能够原谅之前的行为,并马上打电话给其姐姐让其姐姐将钱送来,半小时后,孙某姐姐将执行款送达法院,该案件就此结案,主办人考虑到孙某已履行,认错态度较好,未对其采取拘留措施。王某拿到执行款对主办人说:“咱这执行就是有力度,犹如出鞘利剑,谢谢你们,非常感激。”

通过走访调查被执行人周围邻居及当地村委会,了解被执行人的工作情况、生活状况及财产情况,对下步的办案思路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在走访过程中还起到了宣传震慑的作用,即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法院执行法官司法为民,认真工作的态度,又对被执行人造成了舆论压力及司法权威震慑力。自9月份开始,对调查走访的执行案件共计7件,均掌握了有价值的财产线索,且在舆论压力及司法权威震慑下已有1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有3名被执行人主动联系主办法官,表达了自己的和解意愿,并表示会主动联系申请执行人沟通和解方案。(王晓楠、赵增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