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幣的收藏價值,市場價值與簡介

刀幣為歷代收藏家所珍愛,若能獲得一枚,則作為一件大事而交口稱譽,並以此作為向親朋好友炫耀的資本。隨著時間的推移,齊刀幣在拍賣市場上也頗受歡迎。集藏隊伍在不斷壯大,民間所剩已寥寥無幾,齊刀幣早已成為藏家難以集得的藝術精品。

刀幣的收藏價值,市場價值與簡介

“一刀平五千”的“一刀”二字採用了我國戰國時期開始出現的一種古老的手工工藝——錯金工藝,即在錢坯鑄成後,在刀環穿孔上下鐫刻陰文“一”“刀”兩字,再鑲嵌黃金而成。因此,“一刀平五千”俗稱“金錯刀”。這是一種獨特的創舉,面文光燦華美,深厚質樸的篆隸之意與厚重篤實的錢體渾然一體,被歷代泉家譽為“錢絕”,以擁有金錯刀而自豪。歷代文人雅士如張衡、韓愈、錢昭度等也留下了“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爾持金錯刀,不入鵝眼貫” “荷揮萬朵玉如意,蟬弄一聲金錯刀”等詩詞。王莽也被後人譽為“鑄錢第一高手”。

刀幣的收藏價值,市場價值與簡介

齊之化刀幣-------------------成交價:RMB1,005,000---成交日期:2015-11-01

戰國刀幣一組7枚帶原盒-------成交價:RMB1,139,200---成交日期:2015-09-13

戰國燕國“西口口口”刀幣-----成交價:RMB1,866,000---成交日期:2014-11-21

仿刀幣墨---------------------成交價:RMB1,146,000---成交日期:2016-05-04

刀幣的收藏價值,市場價值與簡介

刀幣是對春秋戰國時期鑄行的針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齊刀、圓首刀等各種刀形貨幣的總稱。因其形狀像刀而得名。東方的齊國和北方的燕國主要使用刀幣。刀幣分“燕明刀”和“齊刀化”二大類型。

刀幣的收藏價值,市場價值與簡介

刀幣”正式稱謂是“刀化(貨)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說凹背凸刃,刀首近於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象美和和諧美。據實際測量,刀環的直徑與刀首的長度是1:7.5,恰好是人的頭部與身高的比例。而整個“刀幣”的長度(一般為18釐米左右)又幾乎是人手的長度,如果將6枚刀幣首尾相接,可組成一個圓環,這就是《周禮?考工記》中所說的“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面成規”。這些精確的設計和巧妙的構想,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充分體現。以後隨著齊國疆土的擴大和與鄰國交戰,齊國的刀幣流通範圍逐漸擴大到燕、趙地區。此時的刀幣因為鑄地不同、形體各異而形成了“齊刀”、“燕刀”、“趙刀”三大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