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临沂人,为何南阳和襄阳为他的躬耕地争的不可开交?

诸葛亮是临沂人,为何南阳和襄阳为他的躬耕地争的不可开交?

诸葛亮漫画形象

诸葛亮大名鼎鼎,出名的原因应该跟《三国演义》分不开,三国故事家喻户晓,诸葛亮是三国的主要人物之一,在民间其声望极高。

史料记载: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生于东汉时期徐州刺史部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诸葛亮是临沂人,为何南阳和襄阳为他的躬耕地争的不可开交?

山东临沂沂南县诸葛亮景区

据《三国志》记载: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谓为信然。

诸葛亮躬耕陇亩究竟在何处?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另有《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样说似乎躬耕于南阳可以肯定了。

但是另外有一部古籍却有另外一种说法。

《汉晋春秋》记载:“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又胡三省引用苏东坡诗文:”按东坡诗万山西北古隆中也。故其万山诗云:「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柘美。」“

这样说,又似乎诸侯亮躬耕于襄阳了?

诸葛亮是临沂人,为何南阳和襄阳为他的躬耕地争的不可开交?

襄阳邓州地图

从地图看,两地非常近,而且是今天两省交界,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汉到底是南阳襄阳恐怕很难区分吧?所以我们只能从文字上分析一下。

诸葛亮是临沂人,为何南阳和襄阳为他的躬耕地争的不可开交?

湖北襄阳古隆中景区

从史书文字记载看,诸葛亮自己每次都是说南阳,从未言襄阳。这一点我们可以肯定诸葛亮躬耕的家在当时的行政区划上应该属于当时的南阳郡无疑。查《后汉书 郡国志》,南阳郡辖县有邓县。而襄阳属于当时的南郡。考察当时史书记载,东汉时期习惯称州郡,即从大的方面说习惯称自己所在的大州,如冀州袁绍,徐州陶谦,荆州刘表等,这是西汉时期开始设立的刺史部。也有习惯称郡国的,如沛国曹操等。可见南阳之等县说的就是诸葛亮家在南阳郡之邓县,应该是古隆中的行政区划。

至于为何《汉晋春秋》为何又说明在襄阳城西二十里,我想应该是进一步给出一个精确的地理坐标。就是说,诸葛亮家在南阳郡邓县的隆中,这个地方靠近襄阳,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地方。而行政区划上却不属于南郡襄阳。但是还有一种可能性。在东汉末年的行政区划跟今天的行政区划和边界难道一千多年没有变化?谁又能肯定东汉时期划入南阳郡邓县区划内却离当时的襄阳城很近的古隆中仍然在今天的南阳市管辖范围内?

诸葛亮是临沂人,为何南阳和襄阳为他的躬耕地争的不可开交?

南阳卧龙岗景区

现在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都在为诸葛亮躬耕地而争论不休,并且二地都有各自的证据。而且两地都拿隆中开发旅游资源,并且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这一点值得肯定。

总结一下,诸葛亮躬耕地属于当时的南阳郡邓县是肯定的,但是因为此地离当时的襄阳城太近,也完全不能排斥,而且极有可能就近划入今天的湖北襄阳市境内。两地之争不会有任何答案,唯一可行的是两地共同开发,资源共享。希望争论可以休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