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国民党中统、军统、国防部二厅在山东设立的那些特务组织

 1937年“七七事变”前山东的特务组织以韩复榘的军法处特务队、高级侦探队、特别侦谍队为主。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作出“溶共”、“防共”、“反共”决议,决心消灭共产党。1938年成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通称中统局)。是年,国民党冀鲁边区游击司令阴耀武的秘书周先龙,奉命在曹县(后迁沂水)组建山东省党部调查统计室(简称中统鲁室)。1940年周先龙免职, 中统局派陈惕庐来鲁,督导鲁室工作,重新组织高干会议,于仲昆任鲁室主任,各级机构不断扩大。1945年日本投降后, 于仲昆升任省党部委员, 孔志昂接任室主任。

1947年4月,中统局改称国民党党员通讯局(简称党通局 ) , 鲁室改称山东区室。

1948年3月,活动于察绥地区的董叔明调任鲁室主任。董来鲁履职后, 调整组织,建立武装工作突击团。1948年8月,济南解放后,董叔明和部分特务被俘, 残部相继逃往青岛,组成鲁东区室。1949年6月青岛解放, “中统”在山东的残余遂告覆灭。

中统鲁室自成立至1948年9月,下设5个督导团,1个经济调查站,10 个区室,200个站、据点,特务约6000余名。鲁室内设组训、情报、总务、行动4科,电台 1部。下属组织有:

第一督导团,驻青岛,活动于胶东地区。

第二督导团,驻历城,活动于津浦铁路以东,昌潍以西,淄博以北地区。

第三督导团,驻齐河,活动于鲁西北地区。

第四督导团,活动于黄河以南,济宁以北鲁西地区。

随军督导团,无固定地址。

1948年在济南设经济调查站,有站长1人,站员5人。

鲁东区室,1945年成立,先后驻烟台、青岛,下设30个县站、据点。

益潍区室,1943年成立,下设9个县站。

鲁北区室,下设9个县站,5个武装突击组,2个工作组,1个武装通讯大队。

淄博区室,下设5个县站,5个通讯组,1个突击大队。

泰安区室,下设3个县站,2个据点。

兖州区室,下设13个县站,4个工作站,1个据点。

菏泽区室,下设12个县站,武装突击队、组各1个。

临清区室,下设26个县站,1个据点。

临沂区室,下设7个县站,3个小组。

济南区室,下设11个区站,1个直属站,26个通讯组。

另有国民党青岛市党部调查统计室,下设8个据点;青岛港站,下设7个情报组;烟台港站;黄海工作站;津浦铁路中统济南分区,下设11个工作组。

中统局系国民党CC集团亲信耳目,控制国民党党务,涉足于国民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团的各个领域。其主要职能和罪行:一是包庇重用汉奸、日特,残害人民, 破坏革命。 人称“济南之虎”的日特机构“泺源公馆”头子武山英一,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鲁室委任为“特别组”组长。日本特务张宗援,经中统局批准,被鲁东区室留用。日伪山东省新民会调查室主任王铁民及其全部属员,亦被鲁室接收,继充任中统爪牙;二是混进“军调小组”,监视中共代表;三是采取伪装、渗透、跟踪、偷袭等手段,破坏共产党地下组织,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日本侵略者持不抵抗主义,对内镇压共产党和爱国人士,激起了全国人民反对,抗日爱国运动风起云涌。国民党为镇压革命,巩固其统治,1932年1 月成立以军人为主体的力行社,下设特务处,由戴笠主持特务活动。

“力行社”建立的当年,派李兰亭、郑兴周来济南筹建特务组织,后转赴青岛建立“胶济通讯站”。1934年1月,撤销该站,改建“济南站”和“青岛站”, 和仲平、王兰亭分别为站长。1935年,青岛站改为“国际情报组”,直属力行社特务处,济南站改为山东站。1938年,国民党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简称军统局),戴笠为局长。山东遂分别设立“青岛站”、“济南站”。1939年11月,青岛站被日军破坏,又建立青岛组,隶属济南站。1942年,济南站亦被日军摧毁。

1943年,在安徽阜阳相继建立“山东联络站”,何季祥为站长;山东省政府调查室,许先登为主任。1945年站、室合并,改建为山东站。1946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改为国防部保密局,山东站遂改为济南站,许先登为站长,重建青岛站,李曾逊为站长。1949年华北地区相继解放,保密局在青岛复设华北办事处,王蒲臣为主任,统辖华北地区派遣潜伏特务活动。是年6月2日,青岛解放,军统在山东特务组织宣告覆灭。

军统局自1932年至1949年6月,先后在山东设立6个情报站,1个潜伏台,55 个情报组,37个潜伏组,计有特务1100余名,其组织机构有:济南站,先后驻济南、阜阳(在安徽省,国民党军统局济南站于1939至1940 年随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流亡至阜阳县。),活动于张店以西地区,有特务39人。 下设22个组,计有特务242人。

青岛站,驻青岛,活动于潍县以东地区,有特务38人。下设22个组,计有特务151名。

保密局电讯总台,下设十三、十四支台,分设在济南、青岛,有16个分台,计有报务人员161名。

山东省政府调查室,系公开特务组织,下设3个情报组,1个青训组。

保密局在济南设津浦铁路管理局警务处,下设总务、督导两课。

军统局直属和外省在山东设立的组织共有5个情报站,36个情报组,14 个潜伏组,计有特务646名。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国防部二厅在山东设有“72谍报组”,日本投降后发展到7个组。1947年成立“济南情报站”,张梦熊任站长,不久撤销该站, 成立华东办事处,王醒华任处长,王绳武任副处长,辖山东及毗邻苏、豫、皖边区特务组织。

1948年秋改为督导组。此时,山东大部地区相继解放,王绳武窜去青岛收络残特,重建“山东情报站”,并任站长。南京解放后,王绳武逃往上海,不久青岛解放,该站即垮散。

山东情报站,先后在山东设12个谍报组,400余人。 主要任务:对中共进行军事谍报等破坏活动,同时,对苏联等国家进行情报活动。其“202”组,1947 年在潍县等8地区探得中共军政情报1000余份。“242”组组长丁永寅侦得中共山东省政府驻临朐县蒋峪镇情报后,国民党遂派飞机2次轰炸蒋峪镇。 不久又探得中共兵工厂驻临朐九山的情报,国民党派飞机轰炸九山,兵工厂被迫转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