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燕子到魏璎珞,大女主剧是如何与时代共同进化的?

很多妹子用现在的价值观去重新审视以前的各种经典文艺作品,经常会无法直视:我靠这些我妈眼中的男神都是渣男啊!

“何书恒十几年前在《情深深雨蒙蒙》里简直就是情圣一般的存在,然而现在的妹子们早已看清了一切:何书恒?和如萍搞暧昧大玩“不主动不负责不拒绝”战术,然后脚踩两只船又和依萍搞在一起……标准的渣男啊!”

从小燕子到魏璎珞,大女主剧是如何与时代共同进化的?

“当年我妈看《戏说乾隆》被郑少秋迷得一塌糊涂,现在聂远演的这个乾隆也很有杀伤力,但我手贱搜了一下,What?!乾隆见于记载的后妃共有29人,其中皇后3名,皇贵妃5名,妃7名,嫔6名,贵人3名!这么多老婆他还去外面拈花惹草?渣男!大猪蹄子”……

从小燕子到魏璎珞,大女主剧是如何与时代共同进化的?

那么,到底是你妈错了还是你错了?

其实你和你妈都没错。只是因为时代变了,以前的男神现在是渣男,以前的乖乖女,现在很有可能只是傻白甜。比如说,为什么现在的古装剧里没有傻白甜了?因为没法生存嘛,顶多只能活半集。

20年前,《还珠格格》横空出世,从此刷了20个暑假的屏,也意味着宫斗题材的戏在中国火了整整20年了。拿小燕子和当下最火的宫斗戏《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对比来看,不仅能看到宫斗戏的发展路线,更能从女性角色的演变,来反观中国女性地位的变迁。

从小燕子到魏璎珞,大女主剧是如何与时代共同进化的?

前面提到了,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定位随着时代变迁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现象,那我们把眼界看得远一点,比如说——把宫斗剧和美剧做一个对比,那我们在世界观上受到的启发就会更大。

还是从《延禧攻略》说起。这个暑假,你要是不了解点延禧攻略的信息,小姐姐们聊天你根本就插不上嘴。不过也不用担心插不上嘴,只要每天刷几次手机,就算没看全剧,也可以通过微博、朋友圈及各种社交平台被动拼出所有重要情节了。比如我,虽然开始没看这部剧,但我也跟艾薇儿一样知道谁该死。

我有一朋友说,就喜欢《延禧攻略》清清爽爽,女主角金手指一样点死成真,想让谁领盒饭谁就很快领盒饭,特别痛快。确实,开宫斗剧剧情之先河了。

从小燕子到魏璎珞,大女主剧是如何与时代共同进化的?

在之前,若论电视剧里女性的强势,无疑美国是遥遥领先的。毕竟从六七十年代开始,美国的主流便已经是自由主义和女权主义,即强调女性参与公共领域的权利。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查理的天使》(Charlie’s Angels)、《警花拍档》(Cagney and Lacey)、《玛丽·泰勒·摩尔秀》(Mary Tyler Moore) 等以女性为主角的电视剧相继诞生,尤其是《玛丽·泰勒·摩尔秀》,它第一次赋予了女性以独立、都市白领和单身的形象,可谓划时代之作。可以说,改革开放之后百废待兴,自然暂时没轮到女权发声,但是这些年来,女性的形象开始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的改变,我们在这篇文章里,从纵向和横向来综合比较大女主剧的变迁,看一下傻白甜的小燕子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暴脾气的魏璎珞这一步的吧。

1

《还珠格格》PK《欲望都市》:清宫里傻白甜不给男人添烦恼,谁说曼哈顿女子不如男

宫斗最开始也吞吞吐吐,各种犹抱琵琶半遮面,参与的反派都是配角,主要目的是衬托女主傻白甜。像《还珠格格》,反派只有皇后和容嬷嬷,势单力薄不说,作案工具也只有造价低廉的缝衣针而已。跟后来的宫斗剧,人参麝香大剂量豪华大套餐随便用的豪爽,完全没法比。

从小燕子到魏璎珞,大女主剧是如何与时代共同进化的?

再看正面角色,要么是小燕子那种疯疯癫癫,大眼无脑的,要么是紫薇、晴儿、令妃这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体谅男人独自担起相夫教子大任的。连夏雨荷,都默默一个人抚养女儿,绝不给男人添乱。“整天嘻嘻哈哈看到风儿就起浪,也曾迷迷糊糊大祸小祸一起闯”——千禧年前后,大街小巷传唱的《有一个姑娘》这两句歌词足够说明当时价值观对女性形象的期待了。

从小燕子到魏璎珞,大女主剧是如何与时代共同进化的?

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大理——听说那儿是一个世外桃源,家家有水,户户有花……所以结局必须是大家一起挣脱世俗的束缚(被误解的近亲不能结婚,已经是人生遭遇的最大磨难了)逃到世外桃源大理古城一起过着幸福的日子啊。到底什么是幸福,你猜啊。

从小燕子到魏璎珞,大女主剧是如何与时代共同进化的?

同时期,美国在拍《欲望都市》,四位女主凭个人能力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奋斗,没有逆袭,没有开挂,每个人的人生到最后都依然有各种问题等待着,但是,她们的成长让观众相信她们可以凭自己能力和友谊的支撑,最终得到解决。也许不顺利,也许结果不好,跟真实的人生一样。

从小燕子到魏璎珞,大女主剧是如何与时代共同进化的?

中美差距:

不是年数的差距,而是朝代的差距,清宫里的傻白甜和曼哈顿的独立女性没有可比性。

2

《金枝欲孽》PK《绝望主妇》:中国女人解开脸谱化封印,美国一个主妇三个帮

当然,我们是一直在进步的。女主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逐渐参与到宫斗之中,主动为自己而争取,但是都是被逼着开始这一步的,人人都有诸多无奈和艰辛。这个阶段的经典之作是《金枝欲孽》(2004年)。

从小燕子到魏璎珞,大女主剧是如何与时代共同进化的?

傻白甜形象出现的,开始各种腹黑。一看就是反派的,却是最重情义的,最善良最与世无争的,为保护家人迅速黑化。人物形象比之前立体了太多,不再像以前一样扁平、从一而终,承认每个人都有人性的优势和弱点,在当时已经是开拓性创举了。然而,结局还逃不出“坏蛋必须死”的时代宿命。

从小燕子到魏璎珞,大女主剧是如何与时代共同进化的?

玉莹拿自己最心爱的男人当诱饵去诬陷对手,然后为了杀人灭口又给在狱中的真爱准备剧毒小点心,最后打翻这一切,哭得梨花带雨,质问真爱:明明不值得,你为什么还这么做?想宫斗,但是筹码不多,拿最爱的东西出来,不舍得+后悔+愧疚的情绪,太容易帮迷茫又纠结的观众们带入自我了!

多嘴两句:

1、当时剧组还是穷啊,宫斗用最爱的男人当武器,是内务府没有人参和麝香?

2、剧集里,时常被大雪覆盖的紫禁城,太符合紫禁城本城的气质了。

同期美国大火的电视剧是《绝望主妇》。四个女主形象也各有优缺点,也有小心思和小攀比,但几十年的人生啊,每一个人面对生活困境的时候,都不是落井下石,而是有另外三个的支持和帮助。女性之间的这种友谊,直到十多年后的《延禧攻略》才出现。

从小燕子到魏璎珞,大女主剧是如何与时代共同进化的?

中美差距:《金枝欲孽》对女性的塑造落后《绝望主妇》14年,但14年后的《延禧攻略》实现了后发优势么?

3

《甄嬛传》PK《傲骨贤妻》:清宫里反派也可爱,甄嬛口才媲美女律师

2011年《甄嬛传》,虽然女主一开始还是小白兔,但宫斗很快成为宫里每个人每天在做的主要工作,女主最终通过宫斗成为前所未有的最大赢家。皇上的本体只是多角关系中的四郎,这个角色第一次在宫斗剧成为炮灰,临死前大女主甄嬛连他“四郎”的认证都给收回了,是不是棒棒哒?

从小燕子到魏璎珞,大女主剧是如何与时代共同进化的?

关于反派,《金枝欲孽》的反派玉莹,褒贬不一。到《甄嬛传》的反派华妃和皇后,不但不被骂,还成为表情包火了好几年。因为大家开始认可,这些为了争取自己利益一直亲力亲为战斗在第一线的反派,就是自己想要而不敢释放的内心真我。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开拍的甄嬛传,经济真的比现实中好太多,宫斗用的各种中药,应该是史上第一次那么多品种那么多剂量,编剧如果不通读本草纲目,估计都写不下去。

几乎同期的美剧《傲骨贤妻》里的律师女主,也类似这种路数,老公?不重要!工作?B-i-n-g-o-!从这个角度,从这个角度,甄嬛的确很像美剧里走出来的,最重要的是,她拥有和律师同样出色的口才。

中美差距第一次缩小到这个程度,可喜可贺。

从小燕子到魏璎珞,大女主剧是如何与时代共同进化的?

中美差距:2年。男人都是大猪蹄子——皇上这次也不例外。

4

《延禧攻略》超越美剧:女主自我意识从头到尾处在无敌巅峰状态,想要的全都迅速拿到手

新人当主角就把演艺界扛把子周迅主演的宫斗剧(这儿先不做技术分析,单从人气来看《如懿传》开播至今确实是雷声大雨点小了)比下去,《延禧攻略》到底牛在哪里?我们不妨来做个总结:

女主一出场就展示高效发饭盒的神奇技能,招数多,领悟力强,工作效率高,简直就是“毕业三年,月入十万”的职场典范。最关键的是,魏璎珞不单单有超强的核心竞争力,还知道要站队:皇后,皇上,太后,所有的最高权力,全部为她所用。对比自己周围的职场,有人有能力,有人爱站队,而赢家只有魏璎珞这种,又有能力又站队主动出击的人类!

从小燕子到魏璎珞,大女主剧是如何与时代共同进化的?

听说最近经济形势导致人人自危,怕被下岗。谁会不期待拥有这种神奇技能,帮助自己在职场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步步高升呢?试问,谁不想要在入职第一天,告诉所有人“我,魏璎珞,天生脾气爆,不好惹”呢?看谁还敢把打杂擦屁股的活儿都丢过来!

从小燕子到魏璎珞,大女主剧是如何与时代共同进化的?

虽然米兔在美国声势浩大,但同期女性唱主角这么主动又大气的美剧,还真没看到~

以前都是中剧跟在美剧屁股后面撵,《延禧攻略》让人感觉起码在塑造女性角色上面,中剧可以第一次俯视美剧了。至此,中剧凭借后发优势,完成了对美剧的弯道超车。

好了,打完收工。我要去追剧了。最后留一道思考题给大家巩固复习:

你看过的宫斗剧里,你觉得哪位女主出现在职场中,会名利双收?哪位死的很惨?

新浪微博:@周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