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時間裡,碧桂園在全國多個工地發生事故,造成7人死亡多人受傷。事件剛剛平息,結果這幾天,碧桂園又火了。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給你一場五星級的發佈會

最近,公關起來一直特別特別特別低調的碧桂園,終於突破了自己的極限,開了一場危機公關記者會,邀請200家媒體參觀碧桂園順德總部。據部分良心媒體爆料稱,這次碧桂園對記者下了重金,每一名到場記者,都單獨配有一名專員接待,進門就先送一盒香奈兒。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而到訪的所有媒體,包接包送包吃住,五星級大酒店走起,議程安排上可以看到,機票、餐飲、住宿、交通都專門安排了一個負責人,甚至連週六長隆的門票都買好了。可謂是照顧的無微不至,方方面面都替媒體考慮到了。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你以為這就完了嘛,當然不會,區區一盒香奈兒那隻能是伴手禮,隨手送的而已,後面還有大紅包呢。信封據記者反饋裝了2000人民幣車馬費。香奈兒的盒子據說是一瓶男士香水,價值小一千人民幣。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而更有意思的是,在這個隆重的危機公關場合,碧桂園也對媒體見面會的場地做了精心的佈置。稱不上是什麼喜慶的場合,結果臺上花團錦簇,道歉鞠躬的場景拍出來,也是大大的花。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而在之前他們的業績發佈會,可是很平淡的嘛。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算下賬,一場五星級的記者會要花多少錢吧?

200個記者:信封40萬,香奈兒20萬,住宿10萬,吃飯20萬,機票30萬,租車10萬來算,長隆的門票10萬。

一共140萬。

七個受害者的家庭,每個多賠20萬嗎?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收紅包的記者,心不疼嗎?

為什麼要塞大紅包,很顯然,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啊,收了大紅包,你還好意思說別人壞話嗎?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今天主流媒體鋪天蓋地的給予了碧桂園正面宣傳報道。作為一個良心自媒體,不得不說,在碧桂園到處塌房,一個月死7人,傷數十人的大背景下,碧桂園搞這種送錢公關活動,真的是很蠢。而那些收了香奈兒和大紅包的媒體人,就不是蠢了,那叫壞。這種群死群傷大背景下還敢收這樣的禮物給碧桂園站臺的記者,難道你就聽不到廢墟下面民工的冤魂在哀鳴嗎?

上海碧桂園模架坍塌,工人被掩埋,1死9傷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杭州碧桂園基坑塌陷,導致附近樓房成為危樓,江湖外號“五星級的大坑”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六安活動板房坍塌事故,6死10傷,被侃五星級的家變五星期的家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歷史上每次出了事故,財大氣粗的碧桂園都是用糖衣炮彈去擺平媒體,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而是持續了很多年了,多年以前,就有媒體報道過碧桂園的負面新聞,然後被碧桂園找上門來。

找上門來是打架嗎?不是,碧桂園是來送錢的,碧桂園是很多媒體的大廣告商,既然已經是大金主了,那自然不能得罪,負面新聞一律撤掉。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收了紅包的記者,讓怎麼寫就怎麼寫,而收了錢的媒體,則拒絕發佈任何負面材料。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對了,最先曝光碧桂園給每個記者進門就送香奈兒當伴手禮的微博,已經被刪除了,存活時間大概只有2個小時,今天中午就不見了。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碧桂園的客戶多在三四線城市,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香奈兒,如今他們的房子出了事,來報道的記者反而人手一盒香奈兒回家了,這些記者良心不會痛嗎?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道歉能讓高週轉降速嗎?

在發佈會上,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現身表示,我賺這麼多錢為了什麼,我要為社會和民族復興多做一些事情,我是真心的去做這些事情。我感覺自己是天底下最笨的人。這句話和對應視頻被媒體當成正面材料被廣為宣傳。

但是沒想到的是,這句話瞬間就火了,好事的網友立刻寫出了新段子,天下最笨楊國強、不知妻美劉強東、普通家庭馬化騰、悔創阿里傑克馬、一無所有王健林、下週回國賈躍亭、名下無房潘石屹。

問答環節,媒體第一個問題就問是不是和高週轉有關,安全事故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莫斌說與工程質量沒有關係。正式事故報告出來了,是存在區域和項目趕暑假期間的市場,擅自趕工,所以對區域總裁、項目負責人做了降職、免職等處理。

反正不管你怎麼說,打死我就不承認這是高週轉的問題。碧桂園仍然帶著“高週轉大法”尋求各權威渠道的認可。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問題是你集團層面嚴格要求質量了,為什麼會出現下面的人擅自趕工的問題?壓縮工期,對質量會沒有影響嗎?同樣是五千多億的規模,萬科和恆大為什麼就在一旁靜靜的看著你碧桂園出醜呢。

如果碧桂園只是每出一次事就處罰項目負責人,認為是單個項目自身的問題,而不是將一個個項目聯合起來,上升到整個公司管理制度去反思,不去檢討看到問題的本質,那你處罰完這個,還會避免不了下一次。

這次公關會的大紅包,一個就堪比事故中不幸去世民工幾個月的血汗錢,碧桂園不思提升工程安全,提高質量和口碑,反而給各路記者發紅包封嘴,這種行為合適嗎?

今天走進碧桂園的,應該是死難者家屬和受傷工人,而不應該是那些收了錢就只會抬轎子的所謂媒體。碧桂園應該反思的是自己的高週轉制度,而不是覺得自己是最笨的人。

碧桂園隆重道歉,結果又火了

與其公關媒體,不如提高自身,媒體的筆只能改變短期的輿論,而民眾的嘴才能改變長期的輿論。

碧桂園,你的安身立命之本是購房者的口碑和評價,而不是那些媒體和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