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小品大赛》杨议杨少华父子的作品,讽刺当下又致敬往昔

刚刚结束的《中国相声小品》大赛,来自天津的杨仪、杨少华父子为我们奉献了一段相声,作为今晚大赛的压轴戏。正如在相声中杨仪所说,他已经十几年不说相声了。那这些年他在忙什么?他一直忙于《杨光的快乐生活》系列电视剧以及其他节目的制作和传播。而本人的好友,亦在剧组从事编剧等工作。

而杨仪的父亲,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一出场便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好几位评委也起立致敬。因为杨少华老先生已经快要90岁了。这父子俩表演的节目,我们认为更多地是为了鼓励相声事业的发展。

在相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创作历程是紧贴现实生活的,其中有段包袱是这么说的:您这么大岁数了还上台说相声是为了什么?为了出名!那出了名以后呢?赚钱!那赚了钱之后呢?交税!联想到昨天权威媒体关于某知名影星税务问题的调查结论,以及直到此时此刻都在被很多网友热议的税务话题,观众自然可以会心一笑!

《中国相声小品大赛》杨议杨少华父子的作品,讽刺当下又致敬往昔

紧接着,交完税以后呢?买房!买了房以后呢?给你找个后妈!哈哈……不知道您对杨少华老先生以前的作品看得多不多,反正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作品就是他和赵伟洲合作的《枯木逢春》,这个相声讽刺了一些年轻人,不顾鳏居父亲的情感生活,阻扰父亲找老伴儿的错误做法。在这个相声中,杨少华高呼“我要结婚”!因此,刚才那个包袱可以视作对之前作品的致敬。

杨少华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就是总是一副“糟老头子”的感觉,这样的糟老头子我们随处可见,所以他的这种艺术形象非常深入人心。而当年马三立最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之一,便是一个“絮絮叨叨”的老头子形象,也是非常贴近生活。

《中国相声小品大赛》杨议杨少华父子的作品,讽刺当下又致敬往昔

另外,在《大赛》结束的时候,评委冯巩和马少骅都说了一番感言,而他们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一个词,那就是“引领”。是的,现在是市场经济,文化娱乐作品有迎合市场、迎合大众口味的功用。但同时也(应该)有引领作用,假如只有迎合作用,那也许就成了媚俗,假如只有引领作用,恐怕那就成说教了。

就如同刚才提到的某明星的税务问题,很多网友这两天都在议论那么高的金额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多么难以想象的一个天文数字。普通百姓可能要连续工作7000年才有可能挣得到。问题在于,为什么这类人能够挣这么多?还不是由于有观众、有市场?

《中国相声小品大赛》杨议杨少华父子的作品,讽刺当下又致敬往昔

可为什么那些院士、科学家,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收入却没有这么多呢?这不得不说,其实多年以来舆论的焦点、(价值)导向都聚焦于那些明星、绯闻、男神、女神、小鲜肉……而极少把科研领域的很多专家多年锲而不舍地搞钻研当作一种稀有品质而大加宣扬。这难道不是舆论界“引导”功能的弱化吗?

总之,这次大赛评委们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说明文化娱乐作品也应当有正能量已经被权威人士重视,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宣扬正能量的作品问世。只知道拿捧哏老婆开涮的低俗作品也许会被越来越多的观众厌烦。那么,这次大赛最终名名次如何呢?我们会继续跟踪,也欢迎网友在评论区多加评头品足,发表一下高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