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李白有一支魔法笔,把千里山河画在同一张纸上!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这里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对于一生寄志云游四海的诗人李白而言,峨眉山自然成为青睐之地,据说他在峨眉山上的万年寺中足足逗留半年之久,期间结识了通晓琴律的寺院主持——广浚和尚。两人弹琴吟诗,日子好不快活。

快乐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虽然峨眉山风景秀丽,但是李白的志向是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想想实在不能待下去了,于是不得不和朋友说再见。一首《峨眉山月歌》,就是李白辞别广浚和尚,告别峨眉山,写下的所见所思所感。全诗如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李白有一支魔法笔,把千里山河画在同一张纸上!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在月夜辞别峨眉山,借此诗表达自己依依不舍的情感。

“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上风光好,不知不觉春逝秋来,即便李白很留恋,但为了完成心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梦想,他还是决定辞别。

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里,李白的小船渐行渐远,他挥手告别云深雾绕的峨眉山,告别自己的朋友。暮色中是那熟悉而又美丽的峨眉山,被烟雾笼罩着,山后,半轮明月缓缓升起。李白被这美好的景象吸引住了。

“半轮秋”,这里指半圆的秋月。

《峨眉山月歌》︱李白有一支魔法笔,把千里山河画在同一张纸上!

“影入平羌江水流”

月亮突然冲出云雾,清亮的月光瞬间洒下来,大地笼罩在溶溶的月色中。站在船头遥望峨眉山的李白,此时顺着月光往下看,他欣喜地发现,平羌江上也铺满了柔柔的月光,映在江心的半轮秋月,正随波浮动着呢!与月影相伴的还有自己被拖曳出来的长长的身影。

“影”,这里指月光的影子。

“平羌”,江的名字,现在的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峨眉山月歌》︱李白有一支魔法笔,把千里山河画在同一张纸上!

“夜发清溪向三峡”

夜色多么美好,此情此景,让李白想起了峨眉山上的好友,如果在平时,他们俩一定是对月弹琴吟诗吧。可是,此刻的李白,不得不孤零零一个人趁着月色,坐上一叶扁舟,从清溪驿站出发,驶向前方的三峡。

“发”,指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站,在峨眉山附近。

《峨眉山月歌》︱李白有一支魔法笔,把千里山河画在同一张纸上!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空寂的夜,让李白平添了一份愁思,他突然很渴望再见一见朋友,但怎么可能呢?小船顺水而下,带着孤独伤感的李白驶往了遥远的渝州。

月还是头上的那轮明月,而诗人却已经身处他乡。从峨眉到平羌,从清溪到三峡再到渝州,虽然改变的是距离,不变的却是诗人心中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君”,指的是自己的朋友。

“渝州”,就是指现在的重庆。

《峨眉山月歌》︱李白有一支魔法笔,把千里山河画在同一张纸上!

一轮明月,犹如一根具有魔法的绳索,把“峨眉、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相距甚远的地点串联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月亮走,我也走”的画面,李白这构思手法,可谓是绝妙精巧啊!


(家有牛娃,一起轻松学古诗!欢迎订阅“牛娃学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