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

教育的重要性没人能反驳。在某种程度上,教育甚至寄托着一个家庭美好的愿望。

也正因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许多父母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当成家庭的核心,各种各样的辅导班、高昂的开支、父母各种变相的的投入……所有这一切的背后,投射的却是父母对于教育的焦虑。

在今天,日益严重的教育焦虑几乎发生在中国所有的家庭之中。汇丰银行2017年公布的《教育的价值:登高望远》全球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支出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中国香港的平均教育支出高达132161美元,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中国大陆42892美元位列第五。

以前经常听到一句话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但这句话用在今天焦虑的父母身上似乎不是那么贴切了,他们更希望让孩子赢在“抢跑线”。

新中产家庭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断自我牺牲,调查报告显示74%的中国家长准备为孩子的成功而减少休假、放弃个人爱好等, “一切以孩子的教育为主”成了很对家长的信条。

起底教育焦虑——焦虑“出”自何处?

起底教育焦虑——“被制造”出的焦虑让人更加难安

父母的教育焦虑包括很多方面,包括:对子女前途命运的焦虑、择校的焦虑、升学的焦虑、上辅导班的焦虑以及孩子日常考试,这几大方面的焦虑足以让父母的教育焦虑值倍增,从而被“焦虑病魔”紧紧缠绕。

但是,以上还不够,还有一部分焦虑是“被制造”出来的,往往会让人更加难安,这些焦虑的制造者就是某些校外教育机构。

过去十几年堪称校外培训市场的“黄金时代”。中国教育学会此前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生1.8亿人,中小学课外辅导学生超过1.37亿人次,中小学辅导机构市场规模已超8000亿元。

其实,在这些数据之下,少不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在媒体上投放一些软文进行煽动,引起家长的教育恐慌。比如,“阶层竞争”“学历崇拜”“鄙视链”……充满戾气和火药味的字眼,刺激着无数家长的敏感神经,并利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成功使家长心甘情愿的将自己的钱财放进培训机构的口袋。

有智教育——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

现在,很多家长都是施行“竞争式”教育方法,比如,别家的孩子上辅导班了,自己的孩子如果没有参加,是不是就落后了?抱着这种竞争心态,自己的教育焦虑增加不说,还会把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童年的消逝”很大一部分是被沉重的学习负担消解的。

其实,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就是帮助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很多家长所谓的“教育”等同于学习成绩,这也就是家长产生教育焦虑的根源。实际上,真正掌握教育方法的家长,不会让自己在焦虑的漩涡中失去方向。

如何缓解教育焦虑?

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在某个阶段应该培养孩子特定的习惯和思维,如果从小就让孩子承受过重的学习负担,那么孩子的性格等可能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为孩子制定成长计划

孩子的成长是一步一个脚印,家长要为孩子制定阶段性的成长计划,在计划内采取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完善孩子的性格,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

教育不是随波逐流,家长要放平心态

家长要明白,教育孩子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找到合适的方法,并不是看着别家的孩子怎样,自己家的孩子也要怎么。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特点,家长攀比心太强,只会让自己更焦虑,让孩子更压抑。适当放平心态,会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如果对教育孩子还没掌握方法,有智教育的专家老师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家庭环境制定孩子的专属成长计划,既能教会家长合理的育儿方法,缓解教育焦虑,又可以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