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張果老山,又名仙翁山,在邢臺市西15公里,主峰海拔449米,是國家AA級景區、河北省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山上現存唐代古碑記載,此山原名五峰山,廣宗道人張果在此隱居,修行成為八仙之一。唐明皇李隆基奉老子為自己的祖先,抑佛興道,便敕封張果為仙翁,改邢州五峰山為仙翁山,併為張果修建了一座棲霞觀,原來的山洞也改稱仙翁洞。早在明朝,“仙翁古洞”便被譽為邢州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的松柏堪稱一絕,山陽遍佈擰勁柏,山陰箭頭柏又獨成一景。

主要景點

苦夢樹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順著石階走上去,遠遠看到一棵古樹。古樹上被善男信女掛滿紅綢紅布,樹旁有一通石刻碑記。碑上的文字記載著古樹的來歷:“苦夢樹。苦夢樹似椿非椿,似槐非槐,乃是張果老山赫赫有名的鎮山之寶。相傳這棵千年古樹,是張果老大仙從王母娘娘瑤池偷偷移栽來的仙家寶物,每逢農曆三月初八廟會凌晨開花,花香四溢,遊客神提,待傍晚廟會結束時,滿樹香花便自動掉落。據考證苦夢樹系華夏大地罕見的稀有樹種,長江以北僅此一棵,可謂珍貴之極。”此樹 看上去的確是一棵古樹,但樹齡是否有一千餘年,沒有考證不敢妄斷。但是,我查遍了資料,沒有看到苦夢樹這種植物。而我從查到的資料和對此樹的觀察,它不過是一株樹齡較長的苦楝樹。碑記所云“長江以北僅此一棵”之說很難立足。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棲霞觀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如今的棲霞觀早已更名為“仙翁祠”了。祠前聖旨碑即大唐開元二十三年的《唐玄宗敕封仙人張果記》碑。碑文是當年唐玄宗李隆基親自傳下聖旨的內容,籌建棲霞觀的整個全過程。這是我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唯一受過皇封仙家的聖旨碑,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和道教考古價值。 有一對年邁的夫婦在那裡看守和管理,香火倒也嫋嫋不斷。仙翁洞旁,棲霞祠前的小院內,有一頭石雕小毛驢。一看便知是今人為了營造旅遊文化,沿用張果老倒騎毛驢之說,雕刻了這頭毛驢。雖然如此,很多遊人還是以假當真,倒騎在毛驢背上拍張照片,也沾上一點張果老和小毛驢的靈氣。進洞去,體驗一下,還真是名不虛傳。

仙翁古洞

仙翁古洞即張果洞,原名登真洞,是張果老中年以後在此修行悟道的地方。張果洞是個天然巖洞,位於棲霞觀後,洞深300多米,幽深奧妙,洞內人文景觀是以張果老傳說和道教文化為主,由八卦煉丹爐、聚仙閣、觀音殿和天頂洞四大洞庭組成;自然景觀由煉丹爐天然巖洞、鐘乳石、天然石花,以及天然山泉所構成,使獨特的道家文化和自然景觀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遠在北宋元豐年間,仙翁古洞便被定為邢州的八大勝景之一而名揚四海,俗稱“邢臺八景”。古洞中晶瑩的泉水清澈見底,這便是仙山有名的聖水池。聖水池注而不溢,淘而不涸,水質清純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甘甜爽口有益人體健康。仙翁古洞很有靈氣,明朝萬曆年間,邢臺縣縣令朱誥因連年乾旱來此替民求雨,當夜邢州大地便普降甘霖,朱縣令心花怒放,賦詩一首讚美仙翁古洞有靈: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仙翁古洞

蘊隆千里乾封禪,天際棲霞湧碧泉。

信是仙靈禱有應,甘霖一夜滿山川。

緣尋民瘼拜古洞,成為蒼生祈豐年。

西嶺桑麻應澎雨,仙家原自有真元。

洞口上“仙翁洞”三個大字,寫得渾圓瀟灑,簡直達到了入木三分的程度。這三個蒼勁飽滿的楷書大字,便是邢臺縣令朱誥當年親筆所寫,距今已有430多年了。

聖旨碑

聖旨碑即大唐開元二十三年的《唐玄宗敕封仙人張果記》碑,位於張果老山棲霞觀前, 碑上碑文是當年唐玄宗李隆基親自傳下的聖旨內容,它詳細地記載了唐玄宗召見張果老、有意下嫁玉珍公主及敕封張果老,籌建棲霞觀的整個全過程,這是我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唯一受過皇封仙家的聖旨碑,就有較高的觀賞和道教考古價值。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擰勁柏

擰勁柏是張果老山的一大奇觀。瞧這樹皮紋道及樹枝長勢,全都是擰著勁向上長,名副其實的叫做擰勁柏。有關擰勁柏的傳說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呢!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仙山腳下的竇莊村,有一個孤兒叫竇香,她少爹沒娘無依無靠,只好替人放牛混口飯吃。一天上山,她為本村的一位貧苦生病的老奶奶挖草藥,無意中挖出一個聚寶盆。聚寶盆很神奇,只要放進去什麼,就能立馬長出什麼來,而且是取之不盡。小竇香很高興,便把金黃的小米放了進去,然後取出一袋袋的小米分送給街坊鄰居、窮苦人家。後來,順德府的一位貪官得知後,便橫不講理的領人來搶聚寶盆。小竇香心裡著急,啥也不顧便一屁股坐進聚寶盆裡不起來,不料拉出一個小竇香,聚寶盆裡又“呼”的長出了一個小竇香,一連拉出五六個,恰在此時,這位贓官眉頭一皺,便想出一個歪點子,他命人把聚寶盆連同裡面的小竇香一起抬走,走到四下無人的半山道上,這位贓官竟狠毒的命令爪牙們就地挖坑把聚寶盆和小竇香活埋在一棵小柏樹下,並把柏樹枝擰了幾把做上記號,以便日後來挖,恰在此時,雲遊天下的張果老回山,一見贓官如此霸道狠毒,不由怒火中燒,便施展仙術呼來一陣狂風暴雨夾帶著鴨蛋大的冰雹,雹打一條線狠狠的懲罰了這位贓官及其爪牙們,然後救出小竇香隱居到太行深山。從此,這漫山遍野便盡成了擰勁蒼柏。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箭頭柏

生長於景區後山,它樹冠大而尖,呈箭頭狀凌空滴翠,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為千古仙山平添了幾分色彩。箭頭柏在貧瘠的後山坡見縫插針,其生長環境極其艱苦,生長速度也是異常的緩慢,因而更顯得箭頭柏的生命頑強和它的神奇。有關箭頭柏的來歷,相傳古時候八仙莊一帶連年大旱、顆粒無收,百姓生活極其困苦。很快消息傳到了天庭玉帝那裡,玉帝便派遣二郎神下界降雨。二郎神飛抵八仙莊上空,向五峰山後射了一支箭,隨後,哮天犬前去咬住這支箭用力向後一拔、屁股一蹲,甘甜的泉水便噴湧而出!從此,後山的這支箭變成了滿山遍野的“箭頭柏”,噴出泉水的地方也就變成了“天狗泉”。

真武廟

張果老山素有“道家仙山”之譽,“真武廟”便是標誌之一。民間傳說,真武大帝是威震天下北方的最高神靈,也是八仙的頂頭“上司”。據考證,張果老山上的真武廟始建於宋朝元豐年間,當時的建築精美,古雅輝煌,神像造型逼真生動,每逢農曆的三月初三日,邢臺、沙河、內邱、隆堯、鉅鹿等地的善男信女們紛紛趕到仙山為真武大帝慶賀壽誕,此地每年都要唱大戲慶賀助興。大殿雕刻精細的青石臺柱還尚存,後經復原修復,真武廟的南天門支柱重新展現在了世人面前!

玉皇頂

玉皇頂是張果老山的最高處。在民間,老百姓都知道玉皇大帝是天上萬神之王。他手下有許多的文武神官,文神有太白金星、文曲星等,武神有託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二十八星宿等。四海龍王、十殿閻羅也都統統歸玉帝調遣。據說每年的農曆臘月二十五,玉皇大帝便要巡視天下各地的芸芸眾生,考察人間的善惡禍福及民俗風情。張果老山上的玉皇頂便是玉皇大帝微服私訪的聯絡點。登上高高的玉皇頂,一覽眾山小,豁然視野寬:向東可觀賞邢臺市區的全貌;向北看,廣闊的玉泉湖水庫近在咫尺;南面則是邢和公路的熙熙攘攘;西望綿綿太行,巍峨高峻,連綿不絕!這可真是人間仙境、果老仙山。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邢臺八景之一 張果老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