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发言|李岩松校长在第六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会议发言|李岩松校长在第六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8年9月15日至16日,第六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中东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中国中东学会和英国牛津大学中东中心联合主办,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和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西亚研究中心协办。

会议发言|李岩松校长在第六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9月15日上午,来自海内外的160余名中东问题专家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冯庆华副校长主持,李岩松校长致开幕辞。

会议发言|李岩松校长在第六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李岩松校长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以“中东地区的安全与发展”为主题,广泛探讨中东地区安全与发展问题的现状与趋势、中东主要国家的发展转型、中东地区安全格局与安全结构、外部世界与中东地区的安全与发展、“一带一路”与中东地区发展等议题,挖掘中东安全和发展困境形成的根源,探寻解决中东安全与发展难题的出路,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以下为开幕式致辞全文:

第六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开幕式致辞

尊敬的尤金·罗根(Eugene Rogan)主任;

尊敬的尼布洛克(Tim Niblock)会长;

尊敬的杨光会长;

尊敬的宫小生大使、刘宝莱大使、李成文大使、孙树忠大使;

尊敬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中国宋代著名词人范仲淹形容秋天说:“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在这景色宜人的金秋收获时节,“第六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如期举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对不远万里,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本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由我校中东研究所与中国中东学会、英国牛津大学中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印度尼赫鲁大学西亚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协办,在这里我谨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国内外合作单位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的谢意!

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存在着严重的安全赤字、发展赤字和治理赤字,始终面临“消除和平之殇、破解发展之困的紧迫任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讲话指出:“武力不是解决问题之道,零和思维无法带来持久安全”;“中东动荡,根源出在发展,出路最终也要靠发展”。在2018年7月中阿合作论坛第8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发展是解决中东许多治理问题的钥匙”,并倡导在中东地区“打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架构”。

因此,本次研讨会以“中东地区的安全与发展”为主题,广泛探讨中东地区安全与发展问题的现状与趋势、中东主要国家的发展转型、中东地区安全格局与安全结构、外部世界与中东地区的安全与发展、“一带一路”与中东地区发展等议题,挖掘中东安全和发展困境形成的根源,探寻解决中东安全与发展难题的出路,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我也热切期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奉献您的真知灼见。

当前,提升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水平,深化区域国别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区域国别研究与教学的体制机制,已成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人才培养上,上外提出要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能够参与全球事务的通才和通晓国别区域与领域的专才。更进一步说就是要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畅达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卓越国际化人才。在科学研究上,上外提出要传承基础研究的特色,通过多语种、多国别的协同研究为健全国家全球知识体系做出独特贡献。

近几年来,通过夯实传统特色优势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上外已形成包括中东研究所、英国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欧盟研究中心、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中心,高级翻译学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国际舆情中心、G20研究中心、外国文化政策研究中心等一批区域国别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咨政启民、文化传承等方面正日益形成自身的特色优势。

我校中东研究所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区域国别研究方面具有较雄厚的传统优势。近几年来,中东研究所在区域国别研究的深耕细作和机制体制创新方面下了较大的气力,正呈现出领域研究与区域国别研究并重、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并举、传统平台与新平台并行发展的良好发展势头。在深化与细化研究方向方面,中东研究所明晰了中东政治与经济、中东社会与文化、中东军事与安全、中东区域与国别研究四大方向,并增设了四个研究中心和若干个区域国别研究项目,研究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在学术传播平台方面,中东研究所已形成中文期刊《阿拉伯世界研究》、英文期刊《亚洲中东与伊斯兰研究》(Asian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

)、系列出版物《中东地区发展报告》、“亚洲与中东”高端国际论坛,以及专业化程度很高的中外文网站,都使中东研究所的平台建设更加立体化、多样化,专业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当然,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中东研究所还存在着不少亟待弥补的短板。因此,我诚挚期望中东研究所能够通过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这一日趋成熟的平台,加强与国内和国际上的中东研究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广泛联系,积极参与全球中东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今天在座的英国牛津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尤金·罗根(Eugene Rogan)教授、欧洲中东学会副会长尼布洛克(Tim Niblock)教授、中国中东学会会长杨光教授以及各位专家学者,都对我校中东研究所的发展给予了宝贵的支持。我更热切期待今天在座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继续支持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的建设和我校中东研究所的发展。

我的讲话是从中国宋代词人范仲淹形容秋天的佳句开始的,我最后也以他的另一句名言结束,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天中东地区存在的安全与发展之困,恰恰需要国际社会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去破解,我也希望在座的专家学者为此提供智慧和方案。

最后祝与会的专家学者在上海期间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会议发言|李岩松校长在第六届亚洲与中东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本订阅号关注中东研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发布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的学术信息。

微信ID:MESI_SISU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