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乡绅拆房发现巨款,引出穷书生的秘密,真相令百姓懊悔不已

故事:乡绅拆房发现巨款,引出穷书生的秘密,真相令百姓懊悔不已

唐朝成都,有个乡绅最近很开心。他家准备扩建院子,修个池塘亭子,就买下了旁边的那块地。他选了个黄道吉日,找人来拆除新买的那块地上的破房子。没想到拆了大门,竟发现房子里有数不清的铜钱,大概有上万贯。

这太让人兴奋了。这钱应该属于他吧。可是,还有一人跳了出来,说这钱属于自己。

跳出来的这个人是个落魄书生。

故事:乡绅拆房发现巨款,引出穷书生的秘密,真相令百姓懊悔不已

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也跑去旁观。上万贯的钱啊,1000枚铜钱,称一贯钱,可以换一两银子,一两银子可以买200斗米。有了这些钱,一辈子就吃喝不愁了。

他们议论这钱的归属。

说是乡绅的吧,不信,今天是他第一次来砸房子,当时他自己也被吓了一跳;

说是落魄书生的吧,不信,这书生这么穷,是个可怜人,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故事:乡绅拆房发现巨款,引出穷书生的秘密,真相令百姓懊悔不已

乡绅和书生为这上万贯的铜钱在破房子门口纠缠不清,于是去请了里长来仲裁。

里长来了,进了破房子里,吓了一跳。两间大屋,层层叠叠的钱串子、钱罐子,地上还有散落的铜板,上万贯可能都是保守估计。

他在破屋门口摆了桌椅,让乡绅和书生各自就坐,也让百姓们看一看,评评理。

故事:乡绅拆房发现巨款,引出穷书生的秘密,真相令百姓懊悔不已

先说这块地。

书生说:“这块地是乡绅强占的,我没想卖给他。以前他说要买,我都拒绝了。但他今早趁我要出门的时候,塞了张银票给我,就招呼人拆房子。”

乡绅理直气壮的道:“你一个穷书生,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占着这破屋有什么用?我给你钱,你可以去其他地方谋生,做个小买卖,这不挺好的嘛。”

里长看着书生穿着破烂,觉得也是这个理,但他还是更同情书生。

这书生在成都本地挺有名气的,是一个时运不济,差点当了官的举子,他的遭遇令人同情。

故事:乡绅拆房发现巨款,引出穷书生的秘密,真相令百姓懊悔不已

里长轻声的问书生:“你不是本地人吧,这块地是你的吗?”

书生有些为难的回答:“我确实不是本地人,几年前来此谋生,这地是我的,有地契为证。”

里长觉得奇怪,又问道:“地是你的,房子就是你的,你在这住了几年,不会不知道这钱是哪来的吧。你如何解释呢?”

书生支支吾吾的回答:“这钱都是别人给我的。”

里长惊讶了,继续问:“给的?谁给你的?怎么会给这么多?是不是偷的?”

书生结巴了,断断续续的说:“就,就是给的,乡亲们给的。看,都是铜板,这几年我积攒的。”

故事:乡绅拆房发现巨款,引出穷书生的秘密,真相令百姓懊悔不已

百姓们震惊了,交头接耳的议论。

“竟然能积攒出么多钱?”“给的?谁给的?”“我给过,但我只给过几个铜板。”

“我也给过,就两块饼子的钱。”“我也是,我看他可怜,给的吃食。”“这不就是要饭的吗?”

这时,一个妇人站出来说:“你不是很可怜吗?穿的不如我,可比我这老婆子有钱多了。我给过你几个铜板,你可记得?”

故事:乡绅拆房发现巨款,引出穷书生的秘密,真相令百姓懊悔不已

还有一个书生打扮的男子挤出来,说:“你不是会写文章吗?你还给我看过你写的文章,你到底读没读过书,有没有廉耻之心啊。我还给过你几百钱。”

又一个老汉跳出来,指着书生说:“不是吧,你不是举子吗?不是差点要当官了吗?只是因为丢了官凭,又没钱活动,才不能上任的。这些钱够你活动的,你咋不去,你是骗子吧。”

百姓议论着,发现很多人都给过书生铜板。书生羞得满脸通红。

故事:乡绅拆房发现巨款,引出穷书生的秘密,真相令百姓懊悔不已

里长问书生:“你到底是不是举子,老实交代,我会请知县老爷核查。”

书生摇摇头,说:“我不是举子,我就是一个乞丐而已,但这些钱确实是我讨来的,都是散碎铜板。”

原来,这乞丐从外地来,先在此地买了一处破屋落脚,再穿上破烂的书生衣服,对外宣称自己是中了举的举子。再过一段时间,又说自己遗失了官凭,无钱往上疏通,当不了官了。

他时常在外做出一副憔悴的样子,说话悲悲切切,还经常拿着几篇文章在街上找人探讨。普通百姓们看不懂,书生们又觉得他中过举不敢随意批评。

因为他的这些作派,百姓们都很相信他,同情他,时常接济他。没想到他竟因此积累了如此多的财富。

故事:乡绅拆房发现巨款,引出穷书生的秘密,真相令百姓懊悔不已

百姓们群情激愤,觉得被骗了好几年,同情心都喂了骗子,实在不值。

最后,里长让乞丐带着钱离开此地,乡绅也表态不要这些骗来的钱。至于乞丐是否真的能安全离开,就不得而知了。

这个故事取材、改编自《朝野佥载》,内容夸张虚构。

唐朝是个开放的朝代,有很多奇闻趣事被记录在古书里,我会持续分享。如果喜欢,请关注、点赞、评论、转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