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相”:怎样选取有效的知识?


“现相”:怎样选取有效的知识?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什么才是重点,关键点是什么,这个问题究竟有没有意义?

那么,通常情况是什么?

通常情况是,这是个筛选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从诸多的的问题中选择自己觉得重要的,而不是看起来重要的,或者可有可无的,更不是没一点常识和逻辑的。

这里就说到了几个点。

其一,增加自己的常识,这也就避免了简单的问题变的复杂。举个例子,别人问你苹果是什么,你最起码有条件的话可以去吃一吃,去超市看一看,或者问一问,闻一闻等。这个部分,我觉得完全是靠生活和日常的积累。

同样的,这也就意味着,你需要增加自己的见识。

其二,搞清楚自己的目的,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是答案?可能不是,而是应该怎么样去找答案,其次,什么样的答案是自己认可的。

这个问题,主要是对自己的提问,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于此同时,你就要问自己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然后去付诸行动。

其三,问题中提到一个观点,知识。

什么叫知识?知识我个人认为的是,你不曾接触,或者不熟悉的,能够增长你见识,或常识,或引起你思考的,带领你走向未知,这个收获的过程,我认为就是知识了。

这也就意味着你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接触才能慢慢地学会怎么去辨别什么叫知识。

比如上文提到的苹果,也许你已经很熟悉苹果了,经常吃,经常看,经常闻,那么这显然不能算知识,但是扩展一下,苹果醋是什么味道?苹果汁是什么味道?苹果味的奶茶又有什么区别呢?这就是知识了。

所谓知识,就是你还未了解过的。用某些话说就是你还未解锁的领域均可理解为知识。

其四,问题中有个有趣的形容词,或者说范围,有效,有效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简单理解是针对某些事情有效,以及有效是有时间段的。

简单举个例子,幼儿园的知识对小孩子有效,但是对于成年人或者高学历的人而言,通常来说意义不大。

这也就意味着这是个升级系统一样的存在,等你积累的越来越多了,一些东西就变的失效了,而相应的某些新的东西就对你有效,这也不就告诉我们:要尽可能的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去扩展。

最后,我想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一开始就想知道什么是重点,这显然是有些想要走捷径的方式,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来说,这是致命的。

举个例子说明,如果别人告诉你二锅头好喝,那你是不是一开始就去喝呢?

我的建议是先试试啤酒,再试试度数没那么高的白酒,循序渐进。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需要基础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先简单,再简单,一步步来。


易谬

2018年09月于厦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