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衆法律金融知識和風險識別能力 構建防範打擊非法集資常態化宣傳網絡

為進一步加強當前舟山市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切實從源頭遏制非法集資活動蔓延,

提高社會公眾對非法集資的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維護經濟秩序和社會和諧穩定,我市積極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活動。

提升公众法律金融知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构建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常态化宣传网络

一、突出宣傳重點

組織開展防範打擊非法集資集中宣傳日活動。5月15日,各縣區金融辦、公安、人行、市場監管、銀監等相關部門聯合在人流密集的廣場、街道開展集中宣傳活動。

一是宣傳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讓群眾充分認識到非法集資不受法律保護,增強“買者自負”和“風險自擔”意識,教育群眾自覺遠離非法集資;二是重點就市內投資理財活動中的重大近期違法犯罪案例開展宣傳,以案說法,就非法集資的特點、危害和組織形式等進行詳細說明,增強群眾識別、抵制非法集資的能力;三是介紹合法投資渠道和理財方式,引導廣大群眾理性投資。活動當天,通過發放資料、擺放展板、有獎問答、節目表演、視頻播放、現場解析等形式,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貼近群眾,讓廣大居民參與宣傳,提高防騙能力。

提升公众法律金融知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构建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常态化宣传网络

二、提高宣傳針對性

將非法集資宣傳月與風險排查專項活動相結合,邊排查、邊宣傳、邊防範,切實提高宣傳針對性。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我市各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全面發動,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現場主題宣傳活動,以“面對面”交流答疑的形式,強化與群眾的互動交流,提高宣傳針對性。一方面以人口集中地為宣傳陣地,先後在文化廣場、凱虹廣場、社區街道採取派發宣傳單、懸掛橫幅等方式進行宣傳,提高宣傳活動的廣泛性;另一方面,深入海島社區,採取面對面交流、群眾座談會等形式進行遠離非法集資的宣傳教育,通過對老年人進行專門的典型案例解析,告誡不要因小失大,貪圖眼前利息,進一步提高宣傳力度和針對性,深化工作成效。

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共組織各類大型集中宣傳活動144場次,參與群眾達38057人次,發放或懸掛、張貼宣傳品6萬餘份,播放公益廣告或發送短信2萬餘條;深入基層社區與群眾進行面對面小型集中宣講,組織宣傳活動進村組45次、進社區86次、進機關229次、進學校16次、進工廠36次,參與群眾11425人次。

提升公众法律金融知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构建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常态化宣传网络

三、擴大宣傳覆蓋面

通過報刊、廣播、微博等媒體廣泛宣傳。專題製作的情景劇《消失的養老錢》,在電視臺滾動播出,揭示非法集資案件的特點和危害;通過電臺在FM93.3《新聞早8點》欄目進行防範非法集資犯罪活動的宣講。

我市銀行、保險等各金融機構也充分利用各自網點優勢,藉助LED滾動顯示屏、微信公眾平臺、在社區開展金融小課堂等形式宣傳打擊非法集資口號,向社會公眾介紹非法集資的類型、特點和表現形勢,

讓公眾充分了解非法集資的特點、危害,樹立正確的投融資觀念。

提升公众法律金融知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构建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常态化宣传网络

長按二維碼關注“千島法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